ID: 23664445

河北省馆陶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727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北省,馆陶县,第二中学,2024-2025,年高,三上
  • cover
绝密启用前 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研究发现,山西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出土陶器器形、彩绘风格与大汶口文化颇为类似,其玉器形制与红山文化地区、山东海岱地区同类器形制类似。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B. 部分地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 文化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D.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化存在交流 2. 春秋时期修筑长城的诸侯国仅有楚国、齐国等个别国家。战国时期,中山国、魏国、韩国、燕国、赵国、秦国等多国大规模修建长城。战国时期,诸侯国修建长城的共同目的是( ) A. 应对游牧民族侵扰 B. 确立本国霸主地位 C. 增强军事防御能力 D. 加速本国社会转型 3. 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朝专制体制任用的仅是行政性的文吏,只具备执行职能。汉代时期,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与理想主义精神的儒生参政后,知识分子承担起规谏之责。由此可见,儒生参政有利于( ) A. 加强君主的权力 B. 纠正国家政策偏差 C. 使台谏逐渐合一 D. 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4. 唐宋时期,运河沿岸城市最先突破封闭市坊制度的束缚。常州、无锡两座城市在受市坊制约的旧城街区的基础上,形成自然发展、未受规划的新街区,城市形态整体呈不规则形状或纺锤形。这说明,运河( ) A. 促进城市的兴起 B. 路线受城市位置影响 C. 推动市镇的发展 D. 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 5. 元朝为加强中央统治,签发西域人东迁中原。这些色目人有军士、工匠、商人、官僚等,主要迁往大都周边地区。大部分色目人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取向上发生巨大变化,汇入到汉族之中。这反映了( ) A. 政治变迁影响民族交融 B. 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C. 汉族和色目人相互学习 D. 元代借鉴汉族典章制度 6. 汪辉祖是乾隆五十年(1775年)进士,曾任宁远知县、道州牧。他以毕生积蓄购田90亩,将其中40亩给宗族祭田,剩下50亩由五个儿子平分,每人得到10亩土地,两名儿子留在村中务农。这反映,清代( ) A. 政府和宗族参与社会救助 B. 存在阶层向下流动的现象 C. 家庭式劳作方式日渐普及 D. 科举制保证了官员的清廉 7.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分类介绍了船炮、火轮船、地雷、水雷、望远镜等西洋技艺。该书还主张禁绝鸦片、建立新式海军、重塑民族精神、对内改革、与世界各国互市通商等。魏源的这些主张旨在( ) A. 应对英法联军入侵 B. 探寻御侮图强之道 C. 应对清末边疆危机 D. 阐发经世致用思想 8. 袁世凯在直隶任总督期间(1901—1907年),采用多种措施为兴办教育筹集资金,直隶学务处资产列各省之冠。张之洞为家乡南皮县双妙村捐款2.7万元兴办学堂,经袁世凯奏请给予光绪和慈禧所书匾额各一方。昌黎县孀妇张李氏捐银1000两,袁世凯为其修建牌坊。袁世凯的这些举措( ) A. 为其积累了政治资本 B. 为直隶省培养了师资 C. 体现其对私学重视 D. 对选官制度进行调整 9. 下图是民国时期我国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担)。其中土丝为农家缫制,厂丝为机械缫制。材料可用于证明当时中国( ) A. 沦为外国商品市场 B. 近代工业行业分布不平衡 C. 民族资本主义起步 D. 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10. 陕甘宁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边区民众不分阶级阶层,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