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学会用字母式表达。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等探究学习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4.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 芍药每行12棵。 芍药园长15米,宽8米。 牡丹园长10米,宽8米。 牡丹每行8棵。 芍药和牡丹都有9行。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芍药每行12棵, 牡丹每行8棵, 芍药和牡丹都有9行。 探究要求 1.在学习单中自己列出综合算式。 2.完成后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芍药每行12棵, 牡丹每行8棵, 芍药和牡丹都有9行。 12×9 +8×9 =108 +72 =180(棵) ( 12+8 )×9 =20×9 =180(棵) 9个20 9 行 9个20 9 行 芍药每行12棵 牡丹每行8棵 9个12 9个8 每行有20棵花 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芍药园长15米,宽8米。 牡丹园长10米,宽8米。 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芍药园长15米,宽8米。 牡丹园长10米,宽8米。 25米 15米 10米 ( 15+10 )×8 =25×8 =200(平方米) 15×8 +10×8 =120 +80 =200(平方米) 8 米 8 米 猜想: 下面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 12+8 )×9 = 12×9 +8×9 ( 15+10 )×8 = 15×8 +10×8 验证 通过验证,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 总结 1.填一填 5 5 9 b 9 236 3 7 m 153 47 2.判断: √ × √ ×1 49×35+35=( + )× 49 1 (1)13×4+13×8=13×(4+8) (3)42×99+42=42×(99+1) ( ) ( ) ( ) (2)4×(12+13)=4×12×4×13 + 35 (a+b) c a c + b c = (a+b+d) c= a c+b c+d c ...... ...... (a+b+d+e) c= a c+b c+d c+e c c a b d e 设有两线段,其中之一被截成若干部分,则此两线段所构成的矩形等于各个部分与未截线段所构成的矩形之和,相当于恒等式: (a+b+d+ ...... )·c =a·c+b·c+d·c+ ...... 114 ×23= 114×3+114×20 简便运算 丰 收 园 … 会用 会想 会问 合作 积极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自主练习2.4 拓展作业: 在生活中再找一找还有哪里运用到乘法分配律的事例,怎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