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素养目标 1.感受作者呈现出的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领悟想象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2.综合运用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梳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解释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3.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游记》的基本主题与精神内涵,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研读作品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精读跳读结合的方法,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2.梳理故事情节与叙事逻辑,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播放歌曲视频。(媒体文件见课件PPT) 你知道上面的歌曲视频改编自哪部名著吗?———《西游记》 今天我们来走进这部充满奇特想象力的神魔小说。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作品与作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西游记》。 【提问2】关于书的作者,你又了解多少? 【回答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回答2】吴承恩,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他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学习任务二:人物与精彩情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西游记》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与白龙马。你知道他们吗?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2】在你的阅读过程中,有哪些你觉得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给大家讲一讲你读到的精彩部分。 【提问3】用自己的话简短说一说,取经师徒一行人的形象特点。 【回答1】人物介绍: ①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名玄奘,唐太宗为其取法号为三藏,指唐为姓,故称唐三藏、唐僧。他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为兄弟,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雷音寺取回真经,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赐封为“旃(zhān)檀(tán)功德佛”。 ②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由女娲补天所剩的一块灵石孕育而来。他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本领,武器为金箍棒(东海定海神针)。他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他被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救出,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最终保护唐僧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修得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 ③猪八戒:正名猪刚鬣(liè),又名猪悟能。他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武器为九齿钉耙。因调戏嫦娥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他在高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