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8330

拉分题6 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 学案(含答案)高中生物学 必修1(苏教版2019)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30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必修,生物学,高中,答案,学案
  • cover
得分策略 1. 对比法探究酶的高效性 (1) 设计思路:通过将不同类型催化剂(主要是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底物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 设计方案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 等量的无机催化剂 现象 反应速度很快,或反应用时短 反应速度缓慢,或反应用时长 结论 酶具有高效性 2. 验证酶的专一性 (1) 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2) 设计方案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等量)①同种底物 与酶相对应的底物 另外一种④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另外一种②酶 (等量)⑤同一种酶 现象 发生反应 ③不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⑥不发生反应 结论 酶具有专一性 3. 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 设计思路 (2) 设计方案 ①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②探究酶的最适pH 4. “三宜五不宜”规避相关实验设计的“坑” 1 (2024扬州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验证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的实验,可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C.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置pH过高或过低会使酶变性失活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常用过氧化氢作底物 2 (2024盐城建湖高级中学期末)下列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设计实验 B. 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 C. 以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温度为自变量,氧气的释放速率为因变量,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D.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底物和酶可采用以下步骤添加:加酶→调pH→加底物→混匀→观察 3 (2024天津期末)为探究酶的特性,某实验小组设计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不准确的是(  ) 试管 反应物 实验处理 结果检测 稀豆浆10 mL 淀粉酶溶液1 mL 蛋白酶溶液1 mL 双缩脲试剂 甲 + - + 水浴保温10 min + 乙 + + - +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B. 只有乙试管出现紫色反应 C. 本实验设计可能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4 (2024泰州期末)削皮的土豆块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褐变,是由于土豆中的多酚氧化酶通过氧化多酚类物质所导致。某同学用土豆和儿茶酚探究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5号试管 实验步骤 1 试管各加入15 mL 1%儿茶酚溶液 2 将儿茶酚溶液和2g土豆块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5 min 0℃冰水浴 25℃ 50℃ 75℃ 100℃ 3 向儿茶酚溶液中加入土豆块,振荡后放回相应温度,10 min后观察 实验现象(褐变等级) 0 1 3 1.5 0 A. 儿茶酚溶液的浓度、土豆块大小与质量属于无关变量 B. 步骤2目的是保证酶与底物结合时处在实验预设温度下 C.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就是50 ℃ D. 刚削皮的土豆立即用沸水快速处理可防褐变现象发生 5 (2024临沂期末)某科研小组以1型胶原蛋白为底物,探究蛋白酶T的最适催化条件,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① 9 + 90 38 ② 9 + 70 88 ③ 9 - 70 0 ④ 7 + 70 58 ⑤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温度 B.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蛋白酶T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70 ℃ C. 在上述各组实验中,蛋白酶T在②组条件下活性最高 D. ③组实验结果表明,pH为9、温度为70 ℃时蛋白酶T会变性失活 6 (2024徐州校联考)乌龙茶是福建创制的一种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