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938

18 逍遥游(节选) 限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2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逍遥游,节选,限时,练习,答案,解析
  • cover
双基限时练(十八) 逍遥游(节选) 一、基础测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抢(qiǎnɡ)跑  呼天抢(qiānɡ)地 夭阏(è) 阏(yān)氏 B.蜩(tiáo)蝉 倜(tì)傥风流 雎鸠(jiū) 鸩(zhèn)毒 C.都(dū)城 都(dōu)为一集 清泠(línɡ) 拎(līnɡ)起 D.弗(fú)信 喘息甫(fǔ)定 榆枋(fānɡ) 牌坊(fānɡ) 解析 C项中“都为一集”应读“dū”,“拎”应读“līn ”。 答案 C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娇小  胶着  撕杀  逝者如斯 B.收集 聚敛 耿介 心存介蒂 C.效命 校正 事亲 适与地平 D.奚落 蹊径 待机 以逸代劳 解析 A.撕—厮;B.介蒂—芥蒂;D.代—待。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奋力)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B.则风斯在下矣(这就) 适莽苍者(去,往) C.未有知其修者(长) 众人匹之(相当) D.而征一国者(能力)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急切追求) 解析 C项,匹:相比。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风之积也不厚 B.之二虫又何知 均之二策 C.彼且奚适也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D.不知其几千里也 奚以知其然也 解析 A.两个“也”同,都用在句中舒缓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气;B.两个“之”都是指示代词“这”;C.前“且”,将,将要,后“且”表递进;D.两个“其”都是代词“它”。 答案 C 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蟪蛄不知春秋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答案 C 6.下列各句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彼且恶乎待哉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 D 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相”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B.此物乃家中之宝,父子相传 C.黄泉下相见 D.杂然相许 解析 A项和D项中是偏指,A项译成“我”,D项译成“他”;B项中是“递传”,代代传递;C项与例句同,表“互相”。 答案 C 8.下列各句皆有省略,省略成分补充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去以六月息者也 B.其视下也,(天)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鹏)乃今培风 D.(鲲)化而为鸟 解析 B项没有省略。 答案 B 9.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在那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个黑色的深海,那是天然的水池。 B.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我们用力地飞起来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 D.彼且奚适———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解析 B.“用力地”应为“迅速地”或“一下子”。 答案 B 10.填空。 (1)庄子,名_____,_____时期_____国人。是继老子之后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_____一书是庄周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结果,后世尊奉为_____。 答案 (1)周 战国 宋 道 (2)《庄子》 《南华经》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