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0021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0-0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5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活,民法,学年,法律,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练习 一、单选题 1.吴某看新闻,发现最近网上热搜经常出现“吴某凡”,吴某以这个名字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关注度,而且已年满18周岁,于是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申请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吴某凡”。当地公安局会接受吴某的申请吗?( ) A.不接受,吴某没有更改姓名的权利 B.接受,吴某有更改姓名权,但要符合公序良俗 C.接受,吴某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的权利 D.接受,姓名可以任意改变 2.近年来,某些省份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均把以前关于“见义勇为”的条文改为“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学会保护自己”。这一修改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 重视和保护。(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生命权与健康权 3.张某用名画仿制品冒充真迹,并以真迹价格卖给陈某。下列行为与张某行为违背的民法基本原则相一致的是( ) A.某旅行社强行要求游客购买“纪念品”,否则不发车 B.王某在某市场上卖菜,经常将缺斤短两的蔬菜卖给顾客 C.小李以工作为由拒绝照顾生病的母亲 D.某公司以“样貌不符”为由拒绝了大学生杨某参加面试 4.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游客需要刷脸才能进入,郭某因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被拒之门外,于是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成为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被最高法写入了2022年的工作报告。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利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利益 B.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害他人身体权的行为是违法的 C.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储存、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 5.王某经常在家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严重影响了邻居休息。王某的行为违背的民法基本原则是( ) 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自愿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6.“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法律规定( ) ①必将导致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司法成本 ②是公民坚持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的表现 ③能杜绝“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会乱象的发生 ④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7.李思从小极富音乐天赋,17周岁就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深得长辈喜爱,曾经常接受馈赠,7周岁时受赠口琴一个,10周岁时受赠小提琴一把,15周岁时受赠名贵钢琴一架。下列对李思的行为能力及其受赠行为的效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受赠口琴行为有效,因为李思的行为是纯获益的民事行为 B.受赠小提琴行为无效,因为其与李思当时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 C.受赠钢琴行为有效,因为钢琴受赠是纯获益行为 D.在本案例中,李思自始至终都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8.杜美丽极具绘画天赋,在10岁时受赠某品牌高档马克笔一套,13岁时受赠某进口素描铅笔套装。在16周岁时开始做自由插画师,月收入2万元。后因绘画需要,购买了一个9999元的电子绘画板,但是其母亲不同意购买如此昂贵的绘画板,二人发生激烈争吵。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杜美丽购买电子绘画板的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杜美丽在受赠马克笔和素描笔时,未满16周岁,故行为无效 ③杜美丽和母亲发生激烈争吵适用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④杜美丽虽然未满18周岁,但收入应该由自己进行支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案例中不能成为其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①甲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商品房 ②乙与某银行的贵金属保管合同纠纷中的保管行为 ③天津某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