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第77~78页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合适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情景: 王叔叔是切割工,他需要分别把长为12 dm和18 dm的木棍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根不许有剩余,那么每根木棍最长截多少分米? 师:说说你从题中发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找出重点词语。 学生分析:同样长、没有剩余、最长。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词语的含义,并加以理解。 师:同学们,要解决王叔叔的问题,就是要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找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 师:回顾我们“找因数”那节课,给了我们数字,我们是怎样找的?在找的过程中,怎样避免重复和遗漏呢? 学生思考,动手写一写,并与同伴交流。 指名展示: 方法一:用乘法算式去找,1×12=12,2×6=12,3×4=12;1×18=18,2×9=18,3×6=18。 方法二:用除法算式去找,12÷1=12,12÷2=6,12÷3=4;18÷1=18,18÷2=9,18÷3=6。 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师:我们用集合的形式分别表示12和18的所有因数,尝试一下,画一画。 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12的因数集合表示在圈内的都是12的因数,没有其他的数,并且12的全部因数都在圈内。 2.找相同的因数。 师: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学生独立找,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生汇报: 方法一:分别列举出12和18所有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 方法二:列举出12的因数,再看12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 方法三:列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2的因数。 12和18的相同因数有:1,2,3,6。 师:为什么4不是12和18的相同因数呢? 对比三种方法,实际运用中,哪种方法更好些? 3.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12和18有相同因数,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公因数”。那么,12和18的公因数有哪些呢? 生: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教师修改板书。(“相同因数”改成“公因数”) 师指课题:那到底什么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呢? 学生试着回答。 师小结:在12和18的公因数中,有一个最大的数字是6,这个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出示概念:几个数相同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理解,朗读。 师:所以每根木棍最长截多少分米呢? 生:最长截6 dm。 4.用集合表示公因数。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的方法表示12和18的因数及它们的公因数。 出示两个相交的集合,提问:这两个集合和刚才两个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这两个集合是相交的。 师: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左边圈里是12的因数,右边圈里是18的因数,两个圈重合的部分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 5.归纳方法。 师: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生交流,归纳:(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写出较小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本节课学习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使学生知道了两个数有相同的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4,5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