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6829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7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课件(共61张PPT)+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7345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方法,PPT,61张,课件,问题,几何
    (课件网)   第2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7 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性质. 2.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 会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4. 培养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应用一 用坐标法证明几何问题 典例1 用坐标法证明: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平方和,则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证明:如图所示,以AC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点B 垂直于AC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顶点坐 标分别为A(a,0),B(0,b),C(c,0),D(x,y). 因为|AB|2+|CD|2=|BC|2+|AD|2, 所以a2+b2+(x-c)2+y2=b2+c2+(x-a)2+y2, 化简得(a-c)x=0,因为a-c≠0,所以x=0,所以D点在y轴上,所以AC⊥BD, 所以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平方和,则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规律方法 坐标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应坚持的原则 1.若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一般以它们分别为x轴和y轴; 2.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 3.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或关于坐标轴对称; 4.关键点的坐标易于求得. 对点练1.如图所示,Rt△ABC的斜边长为定值2m,以 斜边的中点O为圆心作半径为n的圆,直线BC交圆于 P,Q两点,求证:|AP|2+|AQ|2+|PQ|2为 定值. 证明: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以直线BC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于是有B(-m,0),C(m,0),P(-n,0),Q(n,0). 设A(x,y), 由已知,点A在圆x2+y2=m2上, 故|AP|2+|AQ|2+|PQ|2 =(x+n)2+y2+(x-n)2+y2+4n2 =2x2+2y2+6n2=2m2+6n2(定值). 返回 应用二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典例2 点A(2,0)是圆x2+y2=4上的定点,点B(1,1)是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 (1)求线段AP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设线段AP的中点为M(x,y), 由中点公式,得点P的坐标为(2x-2,2y). 因为点P在圆x2+y2=4上, 所以(2x-2)2+(2y)2=4, 故线段AP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x-1)2+y2=1. (2)若∠PBQ=90°,求线段PQ的中点N的轨迹方程. 解:设线段PQ的中点为N(x,y), 在Rt△PBQ中,|PN|=|BN|. 设O为坐标原点,连接ON(图略),则ON⊥PQ, 所以|OP|2=|ON|2+|PN|2=|ON|2+|BN|2, 所以x2+y2+(x-1)2+(y-1)2=4, 故线段PQ的中点N的轨迹方程为x2+y2-x-y-1=0. 规律方法 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方程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 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 3.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 综上,点C的轨迹是以(-6,0)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去掉(-12,0)和(0,0)两点. 轨迹方程为(x+6)2+y2=36(y≠0). 返回 应用三 利用坐标法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3 角度一 圆的方程的实际应用 如图为一座圆拱桥的截面图,当水面在某位置时,拱顶离水面2 m,水面宽12 m,当水面下降1 m后,水面宽为_____m. 所以这座圆拱桥的拱圆的方程是x2+(y+10.5)2=14.52(0≤y≤4). 把点D的横坐标x=-5代入上式,得y≈3.1. 由于船在水面以上高3 m,3<3.1, 所以该船可以从桥下通过. 对点练3.一辆卡车宽1.6 m,要经过一个半圆形隧道(半径为3.6 m),则这辆卡车的平顶车篷篷顶距地面高度不得超过 A.1.4 m B.3.5 m C.3.6 m D.2.0 m √ 典例4 规律方法 解决直线与圆的实际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从题目中抽象出几何模型,明确已知和未知. 2.建系: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几何模型中的基本元素. 3.求解:利用直线与圆的有关知识求出未知. 4.还原:将运算结果还原到实际问题中去. √ 返回 随堂评价 √ 2.已知动点M到点(8,0)的距离等于点M到点(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