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1864

6.4 比的应用(已知总量) (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14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比的,应用,已知,总量,教案,北师大
  • cover
教材第74页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1.学会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明白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学生准备:比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比较、归纳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 师: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属于比的应用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比的应用(已知总量)”。(板书课题) 1.怎样分合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教材第74页情境图,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生1:如果把一筐橘子按照班级平均分给两个班,不太合理,因为1班有30人,2班有20人。 生2:按照两个班级的人数比来分比较公平。1班有30人,2班有20人,两个班级的人数比是30∶20,也就是3∶2。 2.认识按比分配。 师:如果把一筐橘子按照3∶2来分应该怎样分呢?(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可以通过“列表法”来分析。 1班 3 6 9 12 15 18 … 2班 2 4 6 8 10 12 … 师:把一筐橘子按照3∶2的比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分配。(分到不能分为止) 3.初步运用按比分配知识解决问题。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进行分配应该怎样分呢?(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方法一:列表法 1班 30 30 24 2班 20 20 16 这样1班分:30+30+24=84(个)  2班分:20+20+16=56(个)。 方法二:画图转化为分数法解答 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1班和2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解答即可。 3+2=5 140×=84(个) 140×=56(个)。(板书) 方法三:方程的方法 把140个橘子,按照3∶2进行分配,也就是说3份(1班)+2份(2班)=140个,这样我们可以设每份橘子有x个,那么1班分3x个,2班分2x个,然后列方程解答即可。(板书) 解:设每份橘子有x个,那么1班分3x个,2班分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x=28×3=84   2x=28×2=56 答:1班分84个橘子,2班分56个橘子。 4.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解答,对于解答按比分配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列表法好懂,但是对于较大的数有些麻烦,可以通过画图转化为分数的方法或者列方程来解答。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3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课时练。 比的应用(已知总量) 3+2=5 140×=84(个) 140×=56(个) 解:设每份橘子是x个,那么1班分3x个,2班分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x=28×3=84 2x=28×2=56 答:1班分84个橘子,2班分56个橘子。 教学中采用比较、归纳、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认识按比分配,再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