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十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是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这里发掘出房址17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精制石器、陶器、玉器、蚌器等,还有大量的猪、鹿等动物骨骼。由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以渔猎生活为主 C.具备国家的形态 D.处于旧石器时代 2.西汉前期,冶铸技术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师徒相传,冶铸技术传播较慢。西汉中期后,在政府强制力推动下,先进的冶铸技术得以快速传播,冶铸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这一变化( ) A.说明冶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B.反映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满足了汉代政府经费的需求 D.源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3.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变态”而已,它来自皇权政治,最终必然回归于皇权政治。该时期的“门阀政治”(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是特定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异化 C.改变了皇权专制的模式 D.是对封建贵族政治统治的回归 4.《史通·断限》载:“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录,索虏成传。”唐高祖君臣则提出修写前朝“六代史”的概念。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史官整合了宋、齐、梁、陈诸政权的历史,著为《南史》;统合了魏、齐、周、隋的历史,完成了《北史》。这一变化源于( ) A.民族关系趋向平等开放 B.中华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 C.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政治统治与文化传承的需要 5.史载,“宋之为道,一本于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政府“诏天下置广惠仓,使老幼疾贫者皆有所养”,“或募富民出钱粟,酬以官爵”,“或募少壮兴修工役”。以上说明宋代( ) A.程朱理学成为治国理念 B.宗族内部救助活动兴起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社会救济的方式多样化 6.清朝康熙年间形成了奏折制度,但拥有密奏权的官员仅有百余名。雍正继位后,不仅扩大了密奏的官员人数,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行使密奏权。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帝对官僚队伍控制的加强 B.政府部门行政效率降低 C.参与朝廷决策官员范围扩大 D.地方官员积极性的提高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到来,清政府内部形成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最终清政府权衡利弊后作出了“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策略。这体现出晚清政府( ) A.皇权专制遭到了挑战 B.摒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转型为近代主权国家 D.传统边防观发生了变化 8.1919年,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北京大学创办《新潮》杂志。罗家伦在创刊号里写道,“现在的革命不是以前的革命了!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这次的革命是民主战胜君主主义的革命,是平民战胜军阀的革命,是劳动者战胜资本家的革命。”这表明当时(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军阀割据阻碍国家发展 D.知识界受到十月革命影响 9.1938年10月13日,《申报(香港)》转载了日本战俘高苍的话:“没来中国前,只闻长官讲中国如何横暴,今实地所见,到处皆十室九空……同为人类,何如此残酷?”这段材料体现了( ) A.日本战俘对侵华罪恶的反思 B.中华民族的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日军改变对中国军民的偏见 D.日军侵华活动在国际上不得人心 10.1944年底,日本华北方面军占领的400多个县中,被认为治安良好的只有7个县;几乎没有配备军队、任由共产党活动的有139个县;其余295个县则是中间地区,日军主要集中在以县城为中心的若干乡村,而民心大多倾向于共产党一方。这表明( )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主战场 C.日军的控制力下降 D.土地改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