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海南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试卷历史 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 A. “漫天星斗” B. “多元一体” C. “本土多元” D. “兼容并蓄” 2. 魏晋南北朝初期的石窟寺壁画以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未成佛时的前生故事为主;到北魏中期,开始出现王公、王母、伏羲、女娲等形象。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儒学地位日益衰微 B. 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 雕刻技艺不断提高 D. 文学作品世俗化加强 3. 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 A. 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 B. 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 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4. 法国著名汉学家艾田蒲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有机体。他将18世纪欧洲出现长达百年的“中国热”称作“中国之欧洲”。与“中国热”现象相关的是( ) A.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开始传入欧洲 B.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后相继传入了东亚与欧洲 C. 四大发明等技术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D. 儒家经典引起欧洲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 5. 美国学者米勒在《裸体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古希腊“裸体竞技”服务于消除差别的目标,在体育竞技中一旦脱了衣服,就很难区分穷人和富人,聪明和笨拙,是贵族、国王还是民主派了。米勒意在表明,古希腊“裸体竞技”的习俗 A. 是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 B. 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产物 C. 根源于法律至上的政治传统 D. 有利于公民平等意识形成 6. 地处雅典卫城最高处的帕特农神庙四面有挺拔高峻的多立克柱(一种圆柱)环绕。每根柱子间的间距随着视觉的不断位移而调和。神庙各个部分都透露着毕达哥拉斯提出的黄金比例。这种庙宇形制广泛分布于希腊各城邦。这反映出古代希腊 A. 应用毕达哥拉斯定理于实践 B. 强调神权统治的地位 C. 彰显理性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D. 崇尚和谐的美学思想 7.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多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宗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考《唐律》。这实质上反映的是( ) A. 亚洲国家法律理念是相同的 B. 三个国家是中国的附属国 C. 周边国家深受中华文明影响 D. 中华法系的逐渐形成和发展 8.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 A.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 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转型有推动作用 C. 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 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9. 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论述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145年诸重大事件的历史时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时期,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由此可知,当时( ) A各地思想和制度交流互鉴 B. 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 C. 古希腊殖民控制区域辽阔 D. 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 10.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在3个世纪中通过海外移民活动在沿地中海区域建立了400多个城邦,每一批殖民者到外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