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0354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圆锥曲线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共86张PPT)+学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9330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及其,PPT,86张,课件,方程
    (课件网)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二章 §1 椭圆 学习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 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提升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3.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椭圆的定义 问题导思 问题1.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画板的同一点,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一个圆.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画板上的F1,F2两点,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 提示:椭圆,笔尖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新知构建 椭圆的定义 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的点的集合(或轨迹)叫作椭圆 焦点 两个_____叫作椭圆的焦点 焦距 两个焦点间的_____叫作椭圆的焦距 集合语言 Q={P|_____,2a>|F1F2|} 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 定点F1,F2 距离|F1F2| |PF1|+|PF2|=2a 微提醒 (1)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定值.(2)定值必须大于两定点的距离.(3)当距离的和等于|F1F2|时,点的轨迹是线段.(4)当距离的和小于|F1F2|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多选题)在平面上,动点P满足以下条件,其中P的轨迹为椭圆的是 A.P到两定点(0,2),(0,-2)的距离之和为4 B.P到两定点(0,2),(0,-2)的距离之和为6 C.P到两定点(3,0),(-3,0)的距离之和为6 D.P到两定点(3,0),(-3,0)的距离之和为8 典例 1 √ √ 因为两定点(0,2),(0,-2)的距离为4<6,所以选项A不符合椭圆定义,选项B符合椭圆定义;因为两定点(3,0),(-3,0)的距离为6<8,所以选项C不符合椭圆定义,选项D符合椭圆定义.故选BD. 规律方法 在椭圆定义中,要求常数必须大于两定点F1,F2之间的距离,这是椭圆定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这个常数等于两定点F1,F2之间的距离,动点的轨迹将是一条线段;如果这个常数小于两定点F1,F2之间的距离,动点的轨迹将不存在.因此在根据椭圆定义判断动点的轨迹时,务必注意这一隐含的条件. √ (2)若平面内一点P到两定点F1(-6,0),F2(6,0)的距离之和等于12,则点P的轨迹是     . 线段F1F2 由题意知|PF1|+|PF2|=12,且|F1F2|=12,故|PF1|+ |PF2|=|F1F2|=12,所以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 返回 任务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导思 问题2.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建立坐标系可能使所得的椭圆方程形式简单? 提示:观察我们画出的图形,可以 发现椭圆具有对称性,而且过两个 焦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所以我 们以直线F1F2为x轴,线段F1F2的垂 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Oxy,如图①所示;也可以以直线F1F2为y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如图②所示. 问题3.考虑到椭圆的对称性,我们以直线F1F2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设|F1F2|=2c,试利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方程. 提示:设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满足|PF1|+|PF2|=2a. 新知构建 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_____ _____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焦点坐标 _____ _____ a,b,c的关系 _____ F1(-c,0),F2(c,0) F1(0,-c),F2(0,c) b2=a2-c2 微提醒 典例 2 法二:设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m≠n). 规律方法 确定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 1.定位:是指确定在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在中心为原点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