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4268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7.2 数量关系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5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人教,2024,三年级,数量
  • cover
课题 7.2 数量关系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复习与关联”单元中“数量关系”板块,聚焦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呈现解决问题的思路(找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列式方法(分步与综合)及计算策略(估算与精确计算),引导学生系统梳理、巩固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复杂问题解决奠定基础,是连接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的重要桥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四则运算基本规则,具备一定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但在分析复杂数量关系、选择合适解题策略(如画图、分步或综合列式)时,仍存在困难。部分学生难以精准提取数量关系,面对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在估算与精确计算选择上,缺乏灵活判断能力。需通过复习,强化数量关系分析方法,提升解题策略运用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1.情境与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生产、行程等),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之间的关联,培养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量关系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每份数×份数=总数、单价×数量=总价),能运用乘法、估算、多步计算及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需要选择分步或综合算式解题。 3.思维与表达:在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能清晰表达解题思路(如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交流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反思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分析数量关系,运用合适方法(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正确分步与综合列式。 教学难点:复杂数量关系的梳理(如多条件、含倍数关系),灵活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策略。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知识梳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1.导入: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大家回忆一下,解决问题时通常有哪些好方法? 教师总结:“是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先找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辅助分析,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根据需要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列式时可以分步或列综合算式。今天我们就围绕‘数量关系’复习这些知识。” 2.知识要点1:用乘法解决问题 例题1:“每盒苹果有12个,5盒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这道题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题2:“买20支钢笔,每支6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又是什么呢? 教师小结:“用乘法解决问题时,关键是找到‘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对应‘每份数×份数=总数’或‘单价×数量=总价’等关系。” 3.知识要点2: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题3:“陈老师要买5双轮滑鞋,每双218元,1000元够吗?” 这道题需要精确计算吗?为什么?该怎么估算?” 教师强调:“估算时要根据问题需求,判断往大估还是往小估(如判断‘够不够’时,若担心钱不够,通常往大估)。” 4.知识要点3: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例题4:“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 这道题需要几步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列综合算式:“(8-3)×2=10(朵),注意括号的使用。” 教师小结:“多步计算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用线段图能清晰展示数量关系,列式时注意运算顺序。” 5.知识要点4:分数中的实际问题 例题5:“一块巧克力,妹妹吃了它的,姐姐吃了它的。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妹妹比姐姐少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