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感受数据决策之力 ———《统计》复习课说课展示 目录 说教学内容 01 说学生学情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过程 04 说板书设计 05 说设计亮点 06 抽样关注的是数据的收集,而数据分析则聚焦对已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进而做出决策。统计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通过数据认识现实世界的意义,感知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发展数据观念和模型观念。 01 说教学内容 统计类知识在近两年的中考中大概占一道选择或填空(3分)以及解答题(8分),侧重考查统计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分析来估计总体、做出决策,是培养学生数据观念、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 教学重点:统计量的选择与计算、读懂统计图,根据数据描述、整理和分析来估计总体并做出决策,完成数据的应用。 01 说教学内容 已有基础 统计的核心概念已基本掌握,对统计量的计算和数据的分析有一定的认识与掌握,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认知特点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有时无法做到选取合适的统计量,准确获取统计图数据信息;有些概念易混淆和计算错误;数据应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应用和创新意识欠佳。 解决对策 通过对比纠错让学生辨析概念,提升运算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各统计量对数据的不同影响,分析统计图信息,感受数据的决策作用。 教学难点: 实际应用问题中,选用合适的统计量、并且进行准确计算;根据统计量和统计图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02 说学生学情 02 01 03 04 能根据问题需要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收集数据,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白可以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 能读懂统计图、直方图等反映的数据信息和统计图反映的变化趋势,会画扇形统计图,会根据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正确选取并准确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方差等,并根据数据特征解释或解决问题; 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体会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形成数据观念,发展模型观念。 03 说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 经历并感受实际问题中数据的处理过程 合作学习 选取合适统计量、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对比纠错 明确统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及时梳理 巩固并掌握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 04 说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知识建构 情境深入 知识应用 合作学习 知识拓展 变式应用 知识生长 总结归纳 知识梳理 分层作业 知识巩固 收集数据 整理、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估计总体 生活情境 04 说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设置熟悉的情境来引入本节课,带领学生从生活实际问题中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最终估计总体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导图的方式形成知识建构,明确数据分析形成路径,指向目标1、2. 情境引入 知识建构 情境深入 知识应用 合作学习 知识拓展 变式应用 知识生长 总结归纳 知识梳理 分层作业 知识巩固 04 说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知识建构 情境深入 知识应用 合作学习 知识拓展 变式应用 知识生长 总结归纳 知识梳理 分层作业 知识巩固 整理数据 得出结论 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思考3:怎样确定最佳辩手呢? 04 说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知识建构 合作学习 知识拓展 变式应用 知识生长 总结归纳 知识梳理 分层作业 知识巩固 对比纠错 若请你为没有拿到最佳辩手的那位最佳人气奖获得者提一点建议,为以后辩论比赛的表现拿到更好的成绩,你会提怎样的建议呢? 明确不同统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指向目标 2、3 体会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感受权对数据的影响, 情境深入 知识应用 04 说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 知识拓展 变式应用 知识生长 总结归纳 知识梳理 分层作业 知识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深入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