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99587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课时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61张PPT)+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1416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学案
,
PPT
,
61张
,
课件
,
谬误
,
逻辑
(
课件网
) 第四单元 逻辑思维·语言积 累、梳理与探究 人文主题———逻辑思维 语文素养 1.发展逻辑思维,识别谬误,探究真理,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和严密性。 2.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1.建构初步的逻辑知识体系,提高语用能力。 2.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判断逻辑谬误,准确使用语言。 3.通过梳理三段论、假言推理等推理的有效形式,建立正确推理的观念,并能够辨别语言运用中的推理错误。 4.学习论证,通过梳理、探究论点、论据、论证形式等论证要素,学会分析议论性文章,在写议论性文章时,能够有效运用论证。 单元素养 目标 单元学习 索引 课时1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 目标 1.了解“逻辑”的具体含义及基本知识。 2.辨析排中律和不矛盾律。 3.归纳逻辑错误的类型,增强辨析谬误的能力。 情境导入 哲学家殷海光在《逻辑新引》中曾阐述:真话被遮掩,是人们由于人格上的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智力;一旦失去了“运用理性”、使用逻辑思考的勇气,个体就会走向愚蠢,社会则会滑向谎言大行其道的深渊。人们一旦掌握了逻辑,就为自己打开了全新的世界。那么,什么是逻辑呢? 一、了解逻辑的含义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逻辑”一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句子中的“逻辑”分别是指什么吗? (1)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是很有根据的。 答案:规律、事理思维的逻辑 (2)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答案:客观的规律性 (3)黑李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个大黑痣,因此他是黑李;弟弟没有那么个记号,所以是白李;这在给他们送外号的中学生们看,是很合逻辑的。 答案:顺理成章的思维方式 (4)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答案: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5)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答案: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2.逻辑的基本知识 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有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功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画它,那么只用一天的功夫你准能卖出去。” 在这个故事中,阿道夫·门采尔通过巧妙的偷换概念告诉年轻画家成功的真谛,这就是逻辑的魅力。 (1)概念 定义: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关系 定义 例子 图形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 包含关系 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刑法”与“法律”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学生”与“共青团员” 关系 定义 例子 图形 矛盾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 “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反对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2)命题(也叫判断,语言表达方式为句子) 定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 单位。 如:①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的人。 命题有一个真假的问题,命题要注意预设义和隐含义。 二、把握逻辑规律 在人们的印象中,“逻辑学”是一个深奥莫测的哲学名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逻辑学”无处不在,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规则对我们大有裨益。 1.同一律 (1)内容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