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基础过关]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 ( ) A.轮作 B.修筑梯田 C.保护性犁地 D.防风林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土地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 ) ①水源防护林带 ②水土保持林带 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5~7题。 5.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_____ ( ) A.1% B.20% C.19% D.21% 6.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7.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8.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应该 ( )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积极发展建筑材料业 [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9~11题。 9.上图中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净化空气 11.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中的防护林带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13题。 ①全家老少齐上阵\\更招呼左邻右舍\\雪亮的尖锄粗暴挺进\\而青草被蹂躏\\土地在呻吟\\风干后\\卷起飘飘沙粒\\那一双双眼却毫不在意。 ②但水源不足,是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地下水位相当的深,因此井就成了无价之宝。———玛·金·罗琳斯《一岁的小鹿》 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来山顶做旋螺。———《山行杂诗》 12.文字_____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3.文字③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 (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塌陷 14.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表”,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5~70 80 75~60~50 98~90~80 ≥90 70 100~95~90 注 ①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黄土高原的研究成果。②减水减沙率是相对于裸荒坡而言的,荒坡植被覆盖率小于10%。③减水减沙率的三个数值分别为高值、平均值、低值。④减水减沙率主要为小区域数字。 (1)由表格中可看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流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越_____(大或小),河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越_____(高或低)。这充分说明了植被具有_____的作用。 (2)假设黄土高原上有A、B、C三地,A地的植被覆盖率在40%左右,B地的植被覆盖率为60%,C地的植被覆盖率在10%以下。则流经B地的河流的径流量最多是流经C地河流径流量的_____,最少是流经C地河流径流量的_____;流经A地的河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平均是流经C地河流侵蚀作用的_____。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