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大多在 9 - 10 岁,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体育课程充满热情,乐于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且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模仿能力。但由于其运动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肌肉力量较弱,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有待提高,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相对不足。此外,男女生在兴趣爱好和运动表现上开始出现差异,男生通常更倾向于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如跑步、球类运动;女生则对韵律操、跳绳等较为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每周至少进行 3 次课外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如 50 米快速跑、立定跳远、投掷沙包、广播体操及简单的球类运动基础动作等。 3、全面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4、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三、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撰写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重点和难点 ,规划好教学原则、方法及组织措施。 2.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得旷课、丢课,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3. 采用多样化的表扬方式,及时、真挚地鼓励学生,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 4. 注重自身仪表和教态,做到整洁大方、严肃自然,课前3分钟换好服装到上课现场等候。 5. 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方面 1. 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上好体育课。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时,着装轻便整齐,穿轻便运动鞋,不携带危险物品,提前按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做到快、静、齐。 3.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无故缺课,不迟到早退,服从教师领导和指挥 。爱护体育器材,不故意损坏设备用品,课后按要求如数归还器材。 四、教学内容 1、体育理论知识:每学期安排 4 - 6 课时的体育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健康常识,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如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如奥运会的起源、发展历程、比赛项目等,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2、田径项目: 跑:着重进行 50 米快速跑、400 米耐力跑和往返接力跑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起跑姿势训练、途中跑的步伐节奏练习、冲刺跑的速度提升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术,提高奔跑能力。在 50 米快速跑教学中,注重起跑反应速度和加速能力的培养;400 米耐力跑则侧重于呼吸节奏的控制和耐力的提升。跳:开展立定跳远和跳绳教学。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通过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掌握双脚起跳、腾空和落地的技巧,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跳绳教学包括单人跳绳和多人跳绳,教授学生不同的跳绳方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投掷:主要进行投掷沙包教学,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发力方法,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通过不同距离和角度的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投掷准确性和力量控制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