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1928

体育 一年级体操 第7课时 大单元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2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体育,一年级,体操,7课时,单元,课时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体操》第7课时教案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8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7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拓展内容,重点学习“立定”动作与“跑步走”的衔接技术,即“跑步走变立定”的减速与停止方法。通过“军事训练收队”情境,将“立定”与“安全停止”的军事需求结合,是从“行进动作”过渡到“静止状态”的关键衔接技能。教材通过分解“减速-缓冲-静止”的动作链,强调“摆臂制动”“重心后移”“脚步缓冲”等细节,帮助学生建立“快速行进后安全停止”的身体感知,为后续复杂队列变换和紧急避险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跑步走的基本技术,但“跑步走变立定”时易出现“突然刹车”“摆臂混乱”“重心不稳”等问题。该年龄段学生对“减速”的身体感知较弱,需通过“分解示范”“节奏口令”和“游戏体验”突破难点。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摆臂与脚步的配合”“重心调整”“缓冲落地”三个细节,通过“慢动作分解”和“标记辅助”帮助学生建立“快速-减速-静止”的流畅衔接概念。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跑步走变立定”的动作名称,在教师示范下模仿“摆臂制动-重心后移-脚步缓冲”的衔接过程 2. 能在教师口令指挥下,以“1-2-1-2,立-定!”节奏完成“跑步走变立定”,减速过程步频从170-180步/分降至0,落地缓冲明显 3. 能在10人小组中保持“立定”后队列的整齐性,前后对齐、左右间距1米,无“抢前”“后仰”或“摆臂混乱” 健康行为 1. 了解“立定”在行进停止中的作用,愿意在练习中主动调整呼吸与摆臂 2. 学会在快速行进后安全停止,避免因“突然刹车”导致膝盖或脚踝受伤 3. 通过“军事收队”情境,体验“有序停止”带来的安全与纪律感 体育品德 1. 在练习中表现出专注、有序的态度,主动配合口令完成“减速-停止”动作 2. 学会在“立定”时关注同伴位置,保持队列整齐,培养“集体行动”意识 3. 通过“收队游戏”,体验“服从口令、安全有序”的纪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衔接动作要领: (1)“摆臂制动”:听到“立-定”口令时,摆臂迅速停止在前摆至胸前下的位置,形成“制动”效果 (2)“重心后移”:减速时上体略微后仰,重心从“前倾”转为“稳定”,避免“前冲” (3)“脚步缓冲”: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迅速屈膝缓冲,步幅逐渐减小至停止 2. 队列整齐:“立定”后前后对齐、左右间距一致,无“斜线”或“拥挤” 难点 1. 摆臂与脚步的配合:摆臂“前摆快停”与脚步“减速缓冲”同步,避免“摆臂未停”或“脚步已停” 2. 重心调整:“快速行进时前倾-减速时后仰”的重心转换,需通过“慢动作分解”和“标记辅助”感受 3. 缓冲落地:落地时“轻而稳”,避免“重踏”或“踉跄”,需通过“轻物负重”和“地面标记”强化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示范法、分解练习法、节奏训练法、游戏竞赛法 教具准备 体操垫(每人1块)、“节奏口令卡”(4张,分别写“1-2-1-2”“立-定”等)、轻物(小沙包或矿泉水瓶,每人1个)、地面标记线(粉笔画,用于步幅和间距标记)、小鼓1个(用于节奏提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复习,导入新课 【5分钟】 一、“小解放军收队”情境复习 (1)、队列复习 1. 教师提问:"小解放军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引导学生回答"跑步走")现在拉练结束要收队了,需要从'跑步走'安全停下来,怎么操作呢?" 2. 带领学生做"一路纵队跑步走10米+立定"的衔接练习,强化“跑步走变立定”的初步感知 3. 检查队列:"请大家保持一路纵队,立定后脚跟贴紧脚尖线,间距1米,像小松树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