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1174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37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书,阅读
  • cover
七年级语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三位女性与保尔的成长淬炼 教学目标: 1.内容理解:分析冬妮娅、丽达、达雅对保尔精神成长的不同影响,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关系隐喻革命者精神淬炼的创作意图。 2.能力培养:通过文本细读与情境写作,提升学生分析人物关系与提炼主题的能力。 3.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不同人际关系的塑造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位女性与保尔情感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难点:理解作者将爱情叙事与革命主题熔铸的创作手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5分钟)。 【情境创设】 “如果让你在成长纪念册上贴三张重要人物的照片,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过渡) “今天,我们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看保尔·柯察金生命中的三位女性如何成为他精神淬炼的熔炉。” 二、文本细读与讨论(25分钟)。 冬妮娅:初恋的破碎与阶级觉醒。 文本片段:保尔与冬妮娅湖边钓鱼、舞会冲突场景。 问题链引导:“保尔为何最终与冬妮娅决裂?”(答案:阶级立场冲突)“冬妮娅的貂皮大衣象征什么?”(答案: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教师总结(过渡衔接语):“冬妮娅的离开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保尔阶级意识的觉醒。接下来,丽达的出现将教会保尔另一种生存法则。” 丽达:革命理性的镜像与克制。 情境表演:学生分角色演绎保尔误信丽达已婚、战场负伤错过信件的情节。 深度追问:“丽达拒绝保尔求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答案:革命优先于个人情感) “两次错过信件暗示了什么?”(答案:革命者必须为集体牺牲个人幸福) 教师总结(过渡衔接语):“如果说冬妮娅是保尔剥离软弱的淬火,丽达则是锤炼他革命理性的铁砧。但钢铁的锻造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达雅带来的新生。” 达雅:苦难中的精神共生与传承。 对比阅读:达雅前后性格变化(从怯懦家庭主妇到党员)与保尔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片段。 互动思考:“保尔瘫痪后与达雅的婚姻是否只是互相怜悯?”(答案:精神共生的革命延续) “‘用达雅的眼睛继续看世界’有何深意?”(答案:革命火种的传承) 教师总结:“从冬妮娅到丽达再到达雅,保尔完成了从个人到集体、从肉体到精神的蜕变。这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钢铁之魂’。” 三、创意写作:设计腰封(10分钟)。 【教师示范】 “假设你是-出卷网-编辑,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设计腰封。请结合三位女性的作用,用100字概括保尔的成长历程,并撰写推荐语。” (教师现场创作示例:“腰封文案:从冬妮娅的纯真到丽达的理性,从达雅的共生到钢铁的永生,保尔用三段爱情淬炼出革命者的灵魂。当肉体化为铁锈,精神却在传承中永生———这不是爱情史诗,而是信仰的炼金术。推荐语:一部用情感熔炉锻造的革命圣经,读懂保尔,就读懂了生命如何超越苦难。”)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每组推选代表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解语】 “冬妮娅教会保尔剥离软弱,丽达教会他克制欲望,达雅教会他精神永生。三位女性如同三把铁锤,将保尔锻造成不朽的钢铁。正如小说结尾的独白: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将灵魂熔铸于壮丽的事业。希望同学们也能在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淬炼之火’。” 五、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修改课堂设计的腰封文案,形成完整作品。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对孙少平的影响,对比分析两位作家处理人物关系的异同。 板书设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冬妮娅:剥离软弱(阶级觉醒) 丽达:克制欲望(革命理性) 达雅:精神永生(火种传承) 爱情≠风花雪月,而是信仰淬炼的砧台 设计说明: 1.情境化教学:通过“成长纪念册”“腰封设计”等生活化任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