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275

4 古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107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诗歌,四首,次北,山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熟读并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从炼字、修辞手法入手品味赏析诗歌。 4、赏析诗歌写法,领悟诗歌意,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诗人简介 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代表作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王湾(693—751)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写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文学常识-诗歌体裁 (3)律诗 是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文学常识-诗歌体裁 诗歌全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 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人前行的路远在青山之外,乘船在碧波上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平和的风顺江吹来,船帆高高悬挂。 向前 北固山 开阔 风顺而和 悬挂 旅人前行的路。 (点题) 齐平 译 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进入 升起 家书 到,送到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思考 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补充思考】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中考考点 品析诗歌炼字 [答题思路] ①释字(词)义,明手法: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②描景象,摹情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写出的景物特点或描摹出的情景、情态。 ③点作用,表感情:点出该字(词)烘托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及其艺术效果。 【示例】一个“阔”字,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 颈联中的“残夜”“旧年”各代表了什么时令?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联诗句蕴含了什么哲理? 残夜———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