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27392
4 次北固山下:览江景壮阔,叹乡愁悠远 同步课件(共29张PPT)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54632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课件
,
七年级
,
2024
,
统编
,
语文
,
PPT
(
课件网
) 第一单元 四时美景 次北固山下 七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览江景壮阔,叹乡愁悠远 王湾 1 课堂导入 2 学习目标 3 重点难点 4 探究新知 6 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无数游子远离家乡,在漂泊的旅途中,将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化作笔下的诗篇。江水悠悠,承载着游子的脚步;景色变换,触动着游子的心弦。今天,我们将走进唐代诗人王湾在北固山下的那段旅程,一同品读他的《次北固山下》。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壮阔的江景,更寄托了浓浓的乡愁,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触,览江景壮阔,叹乡愁悠远。 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掌握五言律诗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语言凝练之美。 通过情境任务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学会从意象、炼字、手法等角度深入分析诗歌。 学生能有感情朗诵诗歌,准确背诵并默写《次北固山下》。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感受古代诗歌丰富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描绘的壮阔江景,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思乡之情;掌握诗歌赏析方法,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深入理解体会诗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探究新知 走近作者 姓名:王湾,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 简介: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点一点 看视频 背景资料 探究新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思乡愁绪油然而生。 1 2 3 文学常识 探究新知 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律诗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 文学常识 探究新知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探究新知 在学校 “品书香,诵经典” 活动的书香氛围里,《次北固山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诗人笔下壮阔江景与悠悠乡愁交织,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让我们一同诵读赏析,解锁千年诗韵中的深情与哲思。 任务群 任务一 初读入境,感知韵律之美 任务二 细品诗语,绘就江景长卷 任务三 深悟诗情,探寻乡愁幽思 学习 任务群 探究新知 同学们,古诗的韵律就像江水的波纹,起伏间自有韵味。每一次诵读,都是与诗人跨越时空的共鸣。王湾在北固山下的旅途中,用凝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江景图,也诉说着自己的情思。现在,让我们开启第一个任务,通过诵读走进这首诗的韵律世界,感受它的独特节奏。 任务一:初读入境,感知韵律之美 任务一:初读入境,感知韵律之美 探究新知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五言律诗 押“ɑn”韵。 点一点 看视频 探究新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2.朗诵时,哪些字词需要重读,才能突出诗歌的雄浑气势? 3.如何通过语速的快慢变化,表现诗歌的情感起伏? 任务一:初读入境,感知韵律之美 探究新知 任务要求: 1.先听读,再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划分诗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轻重缓急,读出江水流动感与诗人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2025-09-24)
第12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第12课《短文两篇》教学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