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7439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1-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7444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法律,必修,选择性,政治,积极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案 项目 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我国法律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相关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我国法治体系在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积极意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信心,明确法治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2.科学精神:运用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深入剖析人身权利的内涵、种类及法律保护机制,辩证理解不同人身权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准确把握维护人身权利与履行相关义务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分析归纳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人身权利问题。3.法治意识: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清晰认识到人身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任何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人身权利,同时当自身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4.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与维护人身权利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法律宣传、模拟法庭等,在实践中增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主动传播维护人身权利的法律知识,引导身边人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共同营造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 教材分析 本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单元聚焦 “民事权利与义务”,旨在让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先阐述了民法的基本常识、基本原则以及民事法律关系,本框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人身权利,是对民事权利具体内容的细化和拓展。教材从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这一重要理念出发,详细介绍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多种人身权利。通过 “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 等栏目,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各项人身权利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侵权行为的表现和后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民事权利知识体系,更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及他人人身权利的意识和能力。本框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承接了上一框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一般性知识,将抽象的权利概念具象化到人身权利领域,为后续学习物权、知识产权、合同债权等其他民事权利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人身权利的学习,强化学生对民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这一核心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法治理念,依法行事,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人身权利的种类及内涵:全面、准确地掌握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各类人身权利的具体含义和法律规定,明确每项权利所涵盖的范围和边界,这是理解和维护人身权利的基础。2.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及法律责任:能够清晰识别生活中常见的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表现,如殴打他人侵犯身体权和健康权、盗用他人姓名侵犯姓名权、恶意诋毁他人名誉侵犯名誉权等,并深入了解侵权行为需承担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增强学生的法律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教学难点:1.理解人身权利保护的边界及权利冲突的解决:在现实生活中,人身权利的行使并非绝对,存在一定边界,且不同权利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如新闻报道中对公众人物肖像权和隐私权的合理使用与保护的界限,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等。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些边界,学会运用法律原则和精神合理解决权利冲突,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2.培养学生在复杂生活情境中维护人身权利的实践能力:生活中的人身权利纠纷往往错综复杂,涉及多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