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7690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 同步讲义(解析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5244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题,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排布的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2.掌握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3.认识离子,掌握离子的分类、离子符号的书写,以及离子符号的含义。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难点: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原子核很小,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不像卫星一样有自己的运动轨道,但却经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核外电子在分层排布时,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只有当能量较低、离核较近的电子层被排满后,才能排布在能量较高、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上,即排满第一层后再排第二层,依此类推。 电子层数 1→7 电子能量 低→高 离核远近 近→远 ②每一个电子层上所能容纳的电子数不同:第一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 个(如果只有一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分类 最外层电子 结构的稳定性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举例 金属原子 一般 4个 不稳定 易 电子 不稳定 钠、镁等 非金属原子 一般 4个 不稳定 易 电子 不稳定 氧、硫等 稀有气体原子 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相对稳定 氦、氖等 ①相对稳定结构②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原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的,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原子的结构不是相对稳定结构的,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氦等除外)。 即学即练 1.铍(Be)是“神舟21号”飞船轻质高强部件的原料之一,下图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铍原子有两个电子层 B.Be的核外电子不带电 C.Be 含有的质子数是8 D.Be 的原子质量为4g 2.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知识点二 离子 1.离子的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按照一定的个数比组成的原子集团。一些带电的原子团在很多反应中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做根。常见带电的原子团有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和碳酸根离子(CO32-)等。 2.离子的分类和形成 3.离子符号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 在前, 、 号在后。当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Na+、Mg2+、Cl-等。 (2)常用离子符号及名称 ①阳离子 H+(氢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Fe3+(铁离子)、Fe2+(亚铁离子)、NH4+(铵根离子)等 ②阴离子 Cl-(氯离子)、S2-(硫离子)、OH-(氢氧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等 (3)离子符号的含义 4.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特点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方法 如Na、Cl 如Na+、Mg2+ 如Cl-、S2- 相互联系 5.离子形成物质的过程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这样两者都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体过程如下: 由此可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可直接构成物质。 6.分子、原子、离子均可构成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同种非金属原子构成的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