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9636

满分密码:实验深度突破及考点提分训练(四)分子运动现象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840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满分,运动,分子,训练,密码,考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提分训练(四)分子运动现象 一、选择题 1.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可证明氨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B.乙实验可证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C.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所示,装置密闭性良好)。关于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滤纸条从左到右依次变红 B.此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该实验的优点是节约和环保 D.将此装置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3.某课外小组探究微粒的运动,对教材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少量浓氨水滴下,观察试管M、N内棉花上酚酞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烧杯乙中液体变红可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图2中试管M若浸入冰水中,试管N中的酚酞溶液不会变红 C.图2中试管M和试管N内的酚酞溶液先后变红 D.图2与图1实验相比较,其优点有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 4.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浓氨水不变色,说明酚酞溶液中的微粒不运动 B.实验2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比实验3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先变红 C.对比实验1与实验2可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与实验1相比,实验2、3的优点是减少环境污染 二、实验探究题 5.如图所示 ,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1)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   。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6.同学们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险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知道氨气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于是设计了新装置,改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改进后的装置相对于原装置,其优点是   。 ③通过此装置,不仅说明微粒的运动性,还可以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   有关。 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Ⅰ.图1:装置密封性良好,30天后观察到液面下降。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颜色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2)Ⅱ.图2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分析讨论】图2实验可观察到    (填“左侧”或“右侧”)溶液变红。该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条)。 (3)利用图2实验装置,只需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更快观察到现象,请推测该因素是    ,该操作是  。 8.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如图1)。 该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实验2(如图2、图3、图4)。 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铁丝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