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0797

1北京的春节 课件(共8张PPT)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745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北京,春节,课件,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主题:民风民俗 《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藏戏》 《古诗三首》 展现了当地节日中的不同风俗 春节的历史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光景 必定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认读词语 饺子 榛子 栗子 掺和 风筝 腊月: 初旬: 元宵节: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万不得已: 分外: 光景: 空竹: 农历每年的十二月。 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农历正月十五。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 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超过平常,特别。 境况;状况;情景。 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你熟悉这段童谣吗?一起来读一读。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动地迎新春 春节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谁来说说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历史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知多少?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老舍先生简介 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被称为“人民的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自学提示一: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做到读准确,读流利;读完后想一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完成学习清单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除夕 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八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所有人为过年作准备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 吃糖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贴春联 扫房 预备年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