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1473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2课时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1030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课题,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的氧化物 课题2 第2课时 回顾旧知 CO2的物理性质 CO2的化学性质 无 色 无 味 气 体 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吸热 通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能与石灰水反应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种分子结构的不同会给它们的性质带来哪业差异呢? CO2分子 CO分子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 无 色 无臭 气 体 密度比空气稍小 难溶于水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 × × 色\态\味 密 度 溶 解 性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现 象 · 产生了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 2CO + O2 2CO2 点燃 用 途 作燃料 可燃性 注意:点燃前要验纯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现 象 反应方程式 用 途 还原性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 CuO Cu + CO2 冶炼金属,如用CO炼铁 CO“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 先通人CO,后点燃左侧酒精灯 1 点燃右侧酒精灯加热 2 熄灭右侧酒精灯停止加热 3 冷却后停止通CO 4 尾气处理 实验步骤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过程分析 防止石灰水倒吸使硬质玻璃管破裂 1. 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氧化铜?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2.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 防止生成铜粉再次被氧化 实验拓展 尾气处理 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特别是在使用有害气体的情况下, 需要尾气处理。 防止污染空气 方法一 点燃法 方法二 收集法 方法三 吸收法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中毒机理 毒 性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应注意通风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问题1 煤气厂为什么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 思考与讨论 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问题2 如果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 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除 杂 除去CO2中的CO CO2(CO) CO2 除去CO中的CO2 CO(CO2) CO C 主要是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使混合物变得更纯净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通过灼热的木炭 鉴别CO2和CO的方法 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 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01 02 03 04 鉴 别 确定物质的身份, 通过观察物质的特性, 如颜色、 气味等, 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特定现象来确定物质的种类 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 B A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 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 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D 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练习与应用 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C D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致使人体缺氧中毒 C 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A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练习与应用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B 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除去 C 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练习与应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