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1765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优化提升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9866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历史,课件,提升,优化,新时期
    单元优化提升(十)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上: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宪法得到完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是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标志;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不断发展。 2.经济上: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对内改革的序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随之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使中国对外开放走向深入。 3.思想上: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走向完善。 4.外交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2025·武汉高一期末)中共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的工作会议认为:“鉴于在最近几十年内,国民经济将以调整为中心,城市改革只能在局部领域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搞好试点……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些方针政策(  )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推动城市率先开始进行改革 C.尊重了经济改革的客观规律 D.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解析:选C。根据“城市改革只能在局部领域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搞好试点……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可知,这次会议主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这是尊重经济改革客观规律的表现,C项正确。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农村率先展开的,排除B项;我国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D项。 2.(2025·江西景德镇高一月考)香港的割让源于清朝的国力衰落,香港的回归则基于国家的发展,而今天香港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则与当前国家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密不可分。这反映了(  ) A.维护国家主权与香港繁荣稳定自相矛盾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事关民族复兴 C.“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构想 D.国家统一、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不交叉 解析:选B。题干反映了香港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项正确。维护国家主权与香港繁荣稳定并不矛盾,排除A项;C项是对题干的不完整表述,排除;“一国两制”同时融于国家统一、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中,排除D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果 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敌视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确立了“一边倒”等方针 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一边倒”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苏攻美守的形势 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同西方更多国家建交;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合作 “一条线,一大片” 改革开放后 世界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方位” 3.(2025·河南新乡高一期末)1971年7月10日,周恩来与基辛格进行第二次会晤,并发布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