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8723

第2章 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607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学,高中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知识点1 演替的类型 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_____、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_____阶段→苔藓阶段→_____植物阶段→_____阶段→乔木阶段。 1.(P40“思考·讨论”)在群落演替中,地衣通过_____加速岩石风化形成_____,并积累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取代地衣的原因是_____。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_____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_____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 弃耕农田→_____→多年生杂草→_____→灌木丛→乔木。 (3)自然群落演替的共同点:都是从结构_____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_____增多,_____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P40“图2-12”)若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可能发展到_____阶段,其原因是_____。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在裸岩上发生演替时,首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  ) 2.在退化林地上形成自然恢复林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4.裸岩上的群落演替,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  ) 图1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2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   1.图1中正确的演替顺序是什么?其演替类型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图2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演替类型?其中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甲还是乙?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说明理由。                                                                                                                                                     1.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实例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经历时间 长 短 速度 慢 快 发展趋势 趋向形成新群落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 经历阶段 多 少 2.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环境条件适宜)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