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类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 B.果蝇的刚毛和果蝇的残翅 C.兔子的长毛和绵羊的短毛 D.蓝孔雀的蓝羽和长尾雉的短喙 2.“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选择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重要原因 B.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去掉母本的全部雄蕊,以避免自花传粉 C.对F2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的假说之一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F2产生不同于亲本性状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是由于精卵结合时4种配子发生自由组合 3.已知南瓜的形状有盘状、条状和球状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盘状南瓜与纯合球状南瓜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盘状:条状:球状=9:6:1,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南瓜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B.F2中的南瓜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对F1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盘状:条状:球状=2:1:1 D.F2盘状南瓜自由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盘状:条状:球状=64:16:1 4.小麦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小麦的毛颖与光颖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欲判断毛颖与光颖的显隐性关系,现有多株毛颖小麦和多株光颖小麦,设计三组杂交实验。实验一:对毛颖小麦人工授予光颖小麦的花粉;实验二:毛颖小麦与光颖小麦间行种植;实验三:毛颖小麦与光颖小麦分别单独种植。三组实验都统计了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的子代表型即为显性性状 B.实验二中同一麦穗上籽粒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 C.实验三的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即为隐性性状 D.还可设计测交实验探究小麦毛颖与光颖的显隐性关系 5.蝗虫有22条常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即雌蝗虫具有两条X染色体,雄蝗虫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下列有关“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 B.在高倍镜下,视野中仅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12、23和24的三种细胞类型 C.可通过观察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位置识别其处于减数分裂的时期 D.蝗虫的染色体数目较少且体积较大,因此蝗虫精母细胞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 6.我国俗语中,既有“虎父无犬子”的说法,也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暗含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虎父无犬子”可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生物体遗传特性的观点进行解释 B.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随机性造成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C.“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不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D.“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了后代的表型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 B.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C.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包裹在病毒蛋白质外壳中。HIV外周是来自宿主细胞膜的病毒包膜,也包括病毒基因编码的膜蛋白,结构如图1。图2是H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HIV表面信号分子与宿主细胞CD4受体结合,以完成侵染过程 B.过程②为逆转录,由HIV的逆转录酶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