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峨山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 语文 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 24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 题,每题 2 分,第 6 题 6 分,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4 题。 素有“高原水乡”“聂耳故乡”美誉的玉溪,非遗资源灿若星河。古风浓烈,色彩纷呈, 奇妙美观的峨山彝绣,蕴含着彝族千年民族文化的无穷奥秘,被称为彝族历史文化的“活化 石”; 的通海银器锻制技艺以“薄如蝉翼(yì)、细如发丝”的特质闻名遐迩,匠 人以银锭为材,经熔炼、錾刻、焊接等数十道工序,打造出精美绝伦的花丝镶嵌作品;古朴 厚重的华宁陶艺历经宋元积淀(dìng),采用本地特有的五色陶土,经拉坯、修整、阴干、 施釉等多重工艺烧制,成品釉色温润如玉, 之清脆如磬(qìng);巧夺天工的元江傣 族织锦技艺以木棉线为经、彩色丝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织就出色彩斑澜 的傣家筒帕与佛幡;神秘古老的澄江化石地保护习俗则承载着生命起源的记忆,当地村民世 代守护化石群,通过口述史、祭祀仪式等方式传承古生物演化知识…… 在元江哈尼梯田景区,哈尼族长街宴传承了“莫搓搓”传统 ,数十张长桌相连, 上百道生态美食令人目不暇接:竹筒饭散发着雨林清香,舂鸡脚裹挟着辣椒芬芳,牛撒撇溢 满傣家风味。新平戛(gā)洒花腰傣的竹编技艺以精细著称,匠人以生长三年的凤尾竹为材, 经抽丝、剖篾、染色等工序,编织出造型独特的竹篓、背箩,其表面纹饰或为孔雀开屏,或 为梯田涟漪,图案 。 非遗之美,美在匠心传承。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薄如蝉翼(yì) B. 积淀(dìng) C. 清脆如磬(qìng) D. 戛洒(gā) 2.文中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精妙绝伦 B. 目不暇接 C. 色彩斑澜 D. 涟漪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大精深 拍 风俗 栩栩如生 B. 精妙绝伦 叩 风俗 惟妙惟肖 C. 精妙绝伦 叩 习俗 栩栩如生 D. 博大精深 拍 习俗 惟妙惟肖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平戛洒花腰傣的竹编技艺以精细著称,匠人以三年生凤尾竹为材,经剖篾、抽丝、染 色等工序,编织出造型独特的竹篓、背箩。 B. 新平戛洒花腰傣的竹编技艺以精细著称,匠人以三年生凤尾竹为材,剖篾、抽丝、染色 等工序,编织出造型独特的竹篓、背箩。 C. 新平戛洒花腰傣的竹编技艺以精细著称,匠人用三年生的凤尾竹作为材料,经过剖篾、 抽丝、染色等多种工序,编织出各种造型独特的竹篓、背箩。 D. 新平戛洒花腰傣的竹编技艺以精细著称,匠人以三年生凤尾竹为材,经剖篾、抽丝、染 色等工序,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竹篓、背箩。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艺的核心, ②华宁陶艺人尝试将现代设计元素融入陶器创作, ③使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时代光彩。 ④例如,青花瓷纹样与民族图腾的结合就广受好评。 ⑤同时也拓展了非遗的传播渠道。 A. ②①⑤④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②④①⑤③ D. ④①⑤③②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 好事物的重现的句子是: , 。 (2)在《论语 述而》中,孔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 , 。 (3)自古以来,羁旅他乡的游子,常常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 中听到伤离惜别的曲调时,无尽的乡思被勾了起来,他发出了“ ,_____”的 感慨 二、综合性学习(7~10 题,共 10 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