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7797

7.3 大单元整合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常见的量(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907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三年级,数学,人教,PPT,28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常见的量 引入新课 下面是小红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你也试着画一画吧。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线 角 直线 线段 · · 射线 · 锐角<直角<钝角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10 10 10 1000 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测量 知识讲解 这学期学习了一些和图形相关的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我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图形中可以找到这些角。 生活中很多地方有面、线和点 , 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知识讲解 这学期学习了一些和图形相关的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图形的 认识与测量 线与角 毫米、分米和千米 观察物体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常常是不同的。 长方体的表面可以展开成一个平面。 知识讲解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小红 小丽 小亮 小明 小红 小亮 小丽 小明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常常是不同的。 1. 小丽 小亮 小明 我从上面看。 小丽 知识讲解 2.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丽 小亮 小明 我从上面看。 小丽 圆在长方形中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下面的长方形与上面的长方形的长相差较大 小明 知识讲解 小丽 小亮 小明 小丽 小明 小亮 下面的长方形比上面的长方形的长稍大 我从上面看。 2.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知识讲解 2.长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3.下面图中,能折成长方体的是( )。 B A B C D 长方体的表面可以展开成一个平面。同一个长方体,剪开的边不同,得到的图形也不同。但它们都有三组相同的面,每组中的两个面都不相连。 前 后 上 下 右 左 知识讲解 3.毫米、分米和千米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10 10 10 1000 ( ) ( ) ( ) ( ) ( ) 100 ( ) 100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进率是多少? 知识讲解 3.毫米、分米和千米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数学书厚约6( )。 (2)大树的高约10( )。 (3)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 (4)书桌高约8( )。 毫米 米 千米 分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知识讲解 4.认识质量单位 用字母g表示 千克 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 用字母kg表示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1千克=1000克 克( g )、千克( kg )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知识讲解 4.认识质量单位 3千克 =( )克 4000克 =( )千克 8000克 =( )千克 6吨 =( )千克 7000千克 – 2吨 =( )吨 3000 8 4 5 6000 5.填一填。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知识讲解 5.线段、射线和直线 · · · 直线 射线 线段 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直的,有一个端点,不能量出长度 直的,没有端点,不能量出长度 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6. 连一连,说一说。 知识讲解 6.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7. 说一说: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 · A B · · C D 方法一: 用尺子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方法二: 用圆规量出与一条线段同样长度的线段进行比较。 AB<CD 知识讲解 6.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8.张老师要从邮局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图书馆 邮局 体育馆 学校 根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可判断出中间的红色路径最近,即中间直行的那条路最近。 知识讲解 7.角的认识与分类 9.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 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得到的图形是角。 ( ) (2) 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 (3) 锐角都比钝角小。 ( ) √ × √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锐角比直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