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5170

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68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1,等比数,列前,公式,1课时
  • cover
课件21张PPT。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高中数学教师欧阳文丰制作复习:引言:国际象棋的传说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国王欣然同意,但大臣们计算之后发现,这个数大得惊人,国王根本无法满足发明者的要求.为什么? 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是: 1, 2, 22, 23, 24, 25,…,263,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就是: 1+ 2+22+23+24+25+…+263.通项: an=2n-1前n项和:Sn等比数列的求和 …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它是以1为首项公比是2的等比数列,分析:由于每格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共有64格每格所放的麦粒数依次为:麦粒的总数为:请同学们考虑如何求出这个和?这种求和的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18446744073709551615 如果1000粒麦粒重为40克,那么这些麦粒的总质量就是7300多亿吨。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小麦的年产量约为6亿吨,就是说全世界都要1000多年才能生产这么多小麦,国王无论如何是不能实现发明者的要求的。 如何求等比数列的Sn:① ② ①——— ,得错位相减法1.使用公式求和时,需注意对 和 的情况加以讨论;2.推导公式的方法:错位相减法。注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欣赏当 q = 1 时 Sn = n a1因为所以(一) 用等比性质推导(二)借助和式的代数特征进行恒等变形当q=1时,当q≠1时,变式1 判断正误:反思总结:用公式前,先弄清楚数列的首项 、公比 、项数n①②③变式练习:公式的应用×××①在等比数列中,已知 中的三个,可求另外两个。变式2 填空:反思总结:②如果不能用公式直接求出某个量,就要建立方程组来求解。96189515.5-476.511.5-65知三求二变式练习:公式的应用典型例题讲解:例1:求等比数列 的前8项的和。归纳要熟记公式: 或练习1.2或-38或18-6185知三求二练习2.例3.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分析:第1年产量为 5000台第2年产量为 5000×(1+10%)=5000×1.1台第3年产量为5000×(1+10%) ×(1+10%)……第n年产量为则n年内的总产量为: 已知Sn是等比数列  S3,S9,S6成等差数列,求证:分析:由题意可得S3+S6=2S9 要证成等差数列,只要证即可的前n项和,思考题:成等差数列.证明:∵S3,S9,S6成等差数列, ∴S3+S6=2S9 若q=1,则 S3=3由,与题设矛盾整理,得q3+q6=2q9小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