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1723

第3章 素能提升课 PCR与凝胶电泳(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11-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4230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学
    提升点1 PCR中的相关计算 1.PCR过程模型 2.PCR中的数量关系 复制次数 1 2 3 n DNA分子数 2 4 8 2n 含其中一 种引物的 DNA分子数 1=21-1 3=22-1 7=23-1 2n-1 同时含两 种引物的 DNA分子数 0=21-2 2=22-2 6=23-2 2n-2 共消耗引物 的分子数 2=22-2 6=23-2 14=24-2 2n+1-2 含与两条脱 氧核苷酸链 等长的DNA 分子数 0=21-2 0=22-4 2=23-6 2n-2n 1.如图a、b、c均为PCR扩增的DNA片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片段a、b、c的长度均相同 B.片段a、b只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C.片段c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循环的产物中 D.经过30次循环后,片段c的数量为230 2.利用PCR将某小段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扩增循环n次,则(  ) A.需要已知目的基因的全部序列以便设计引物 B.共需2n+1-2个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 C.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解旋酶、DNA聚合酶、缓冲液等 D.理论上第4轮循环产物中含两种引物的DNA片段占15/16 提升点2 电泳图谱的识别 电泳是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含有电解液的凝胶在电场中,其中的带电离子会发生移动,此时移动的速度可因离子大小、形态及电荷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利用移动速度的差异,就可以区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分离鉴定核酸的常规方法。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在常规的电泳缓冲液中(pH约为8.5),核酸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线状双链DNA分子在一定浓度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量对数成反比,分子越大则所受阻力越大,也越难于在凝胶孔隙中移动,因而迁移得越慢。 1.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 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确定反应体系等对结果没有干扰 2.为优化目的基因(700 bp)的PCR条件,研究者设计不同的复性温度进行实验,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可用无菌蒸馏水代替模板,其他成分相同 B.电泳条带的宽度、亮度与扩增产物大小呈正相关 C.复性温度的高低会影响PCR扩增产物的纯度 D.58 ℃是本实验中扩增该基因的最佳复性温度 提升点3 DNA片段电泳与遗传试题的综合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够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而来,一对等位基因A、a经过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分子量不同,因此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距离不同,最终使得A、a得以分开,形成不同的条带。本类题型是对遗传定律、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基因检测以及DNA片段凝胶电泳等的综合性考查,需要根据基因电泳鉴定获得的带谱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和遗传类型,然后根据亲代基因型写出后代可能的基因型,结合后代的基因定位鉴定获得的带谱,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控制某遗传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作用下可切割成两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用凝胶电泳法分离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下图是该遗传病的某个家系基因带谱。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有特异性 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 D.5号出生前需进行基因检测 素能提升课 PCR与凝胶电泳 提升点1 对点训练 1.C [图中片段a、b只有一种引物,是由原始DNA链为模板复制而来,其长度应比片段c长,A错误。由于原始模板在每次循环中均可作为模板,则每次循环都能产生图中片段a、b,B错误。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