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2805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授课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6633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授课
  • cover
(课件网) 奥托·迪克斯(Otto Dix) 《战争》 1914年8月,行走在柏林街道上的德国志愿兵(挥舞礼帽)。 英国妇女走上街头庆祝开战。 学习目标 1、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等层面,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战争进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时间推进与空间布局上呈现的基本特点。 3、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后续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理解该体系对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意义与潜在矛盾。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性质和影响,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内容及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性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革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工业革命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商业资本) (工业资本) (金融资本) P82: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史料阅读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新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宏观背景) 【情境探究】表格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取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影响: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P8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根本原因)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付出的代价: ①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予德国; ②规定法国付出五十亿法郎作为赔偿德国在战争所失; 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