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4772

浙美版(2024)七上 第四单元第9课《瓶花雅事》2课时课件(36页)+教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74875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瓶花雅事,36页,课件,课时,9课,美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瓶花雅事》分课时教案 (2 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 第一课时:瓶花文化溯源与泥条成型实践 一、教学目标 能理解传统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并能描述经典古代瓶器的造型、装饰特点,建立 “瓶” 与 “花” 之间的文化关联认知,理解二者在艺术表达中的相互作用。 熟练掌握泥条成型法制作花瓶的完整步骤,能够独立完成花瓶雏形,有效解决泥条粗细均匀控制、泥条衔接紧密等关键操作问题,确保花瓶雏形结构稳固。 通过经典瓶器赏析,初步形成对 “造型美、线条美” 的基本判断能力,从古代瓶器的造型、装饰中提炼出可用于现代花瓶设计的创意灵感,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经典古代瓶器造型特点,以及泥条成型法的关键步骤与操作要点。 难点:控制泥条粗细均匀且衔接紧密无空隙,同时保持瓶身垂直,避免歪斜变形。 三、教学准备 工具材料:陶泥(每人准备 200-300 克,确保质地柔软易塑形)、抹刀(用于抹光瓶身与衔接处)、垫板(防止陶泥粘连桌面)、喷水壶(保持陶泥湿度,避免干裂)、泥条成型法操作步骤示意图(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方便学生参考)。 四、教学过程(40 分钟) 1. 情境导入:邂逅瓶花之美(5 分钟) 通过多媒体设备,依次展示《瓶菊图》局部放大图与现代居家插花场景图。展示《瓶菊图》时,引导学生聚焦画面中花瓶的釉色质感与菊花的自然姿态,感受古代瓶花的雅致意境;展示现代居家插花图时(如书房陶瓶插干花、餐桌玻璃瓶插雏菊等场景),让学生观察不同场景下花瓶与花材的搭配效果。 随后提出互动问题:“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插花场景?如果把花直接放在桌上,和用花瓶插起来相比,视觉感受与氛围营造有什么不一样?古代文人为什么偏爱用陶瓶来插花呢?” 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通过 “生活体验 + 文化疑问” 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本节课主题 ——— 瓶花文化溯源与泥条成型实践。 2. 知识讲解:中国插花艺术小课堂(7 分钟) 结合PPT,简要梳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始于隋朝之前,最初主要用于祭祀与礼仪场合,以实用功能为主;唐宋时期,随着文人雅士的参与,插花艺术逐渐脱离实用,成为联结自然、感悟生命的艺术形式,形成雅致简约的风格;明清时期,插花艺术进一步成熟,《瓶史》等专著问世,系统阐述插花美学与技巧。 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强调中国插花艺术的核心内涵 ——— 并非单纯的 “摆花”,而是蕴藏 “天人合一” 的东方哲学,是文人雅士表达对自然敬畏、对生命感悟的载体。 3. 经典赏析:古代瓶器造型解读(8 分钟) 依次展示 5 种经典古代瓶器的高清图片,每展示一件瓶器,从 “造型、线条、装饰” 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线条流畅圆润,釉色呈天蓝色,温润如玉,无过多繁复装饰,尽显素雅之美;红地黄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造型独特,呈葫芦状,象征吉祥,瓶身以红为地、黄彩绘制缠枝莲纹,色彩鲜明,装饰华丽;定窑白釉刻花卉纹梅瓶通体洁白,瓶身刻有精致的花卉纹样,线条细腻,尽显宋代瓷器的素雅质感;黑釉剔花小口瓶采用黑釉工艺,瓶身通过剔花手法呈现简约图案,质朴大气,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人首陶瓶将人物形象与瓶器造型结合,既可以插花,又具有雕塑艺术感,展现古代工匠的创意巧思。 分析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古代瓶器的造型或装饰细节,能为我们设计现代花瓶提供哪些灵感?比如葫芦瓶的对称造型、定窑的刻花工艺,是否可以融入我们的创作中?”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将自己的创意灵感记录在笔记本上,为后续花瓶设计积累思路。 4. 实践操作:泥条成型法制作花瓶雏形(17 分钟) 首先,播放泥条成型法制作花瓶的操作视频(时长 1 分钟),在关键步骤(如泥条揉制、瓶底卷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