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0405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0-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01387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课件,教学设计,课堂,歌唱祖国,单元
    让 教 学 更 有 效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 学 目 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哼唱等活动,感受《歌唱祖国》激昂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体会歌曲中蕴含的豪迈、振奋 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二)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学会运用饱满、有力且富有弹性的声音,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演唱歌曲, 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三)创意实践 积极参与音乐讨论,大胆表达对歌曲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感受,尝试为歌曲编配简单的乐器伴奏或设计演唱 形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文化理解 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时代意义以及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音乐与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9月 ,词曲作者是王莘。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王莘赴 北京采购乐器,路过天安门时,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庆祝国庆的群众队伍,内心深受感动。 在返程的火车上,他灵感涌现,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起初投稿未被采用,后由天津 音乐工作团演唱并逐渐传开。1951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推荐,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推广, 从此成为全国传唱的经典,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新 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奋进的步伐。 《歌唱祖国》是一首具有鲜明进行曲 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采用带 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即A+B+A’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要唱的有弹性,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 下面请再次演唱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_____,创作于_____年。 2.《歌唱祖国》是一首_____风格的群众歌曲,采用_____的曲式结构 。 (二)选择题 1.《歌唱祖国》的情绪是( ) A.抒情优美 B.豪迈激昂 C.欢快活泼 D.悲伤低沉 2.以下关于《歌唱祖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歌曲的节奏缓慢悠扬 C.主歌与副歌形成鲜明对比 D.常用于重要的庆典活动 答案: (一)填空题 1. 王莘;1950 2.进行曲;带再现的三段体 (二)选择题 1.B 2.B 课堂总结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第一单元《红色足迹·时代号角(三)》第1课时《歌唱祖国》 【教材分析】 《歌唱祖国》是花城版第一单元《红色足迹·时代号角(三)》第1课时唱歌课。《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9月 ,词曲作者是王莘。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王莘赴北京采购乐器,路过天安门时,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庆祝国庆的群众队伍,内心深受感动。在返程的火车上,他灵感涌现,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起初投稿未被采用,后由天津音乐工作团演唱并逐渐传开。1951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推荐,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推广,从此成为全国传唱的经典,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奋进的步伐。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