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2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十三章旋转,23.2中心对称第2小节3.2.2中心对称图形,内容为中心对称图形。 内容解析 本节课以图形的旋转为基础,通过活动认识中心对称图形,利用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研究中心对称的图形,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继续考察图形的变换,初步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说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感知简单中心对称的图形中对应元素的相等关系。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自主学习,进一步积累对中心对称图形特征的数学体验。 (3)学生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和交流,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形成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增强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目标解析 (1)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说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感知简单中心对称的图形中对应元素的相等关系,能够辨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2)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通过活动中学生能够指出中心对称图形中的对应元素。 (3)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或证明等方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能够按要求制作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学生已学习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概念,已初步了解了各种变换的基本性质,初步具备了分析、设计图案的基本技能。但对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的掌握不够透彻,也缺乏理论高度,另外本节课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深度上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在前面学习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操作性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并使他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的理解和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1.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简称中心),这两个图形在旋转后能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2.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能找到一个对称中心;②旋转角为180°;③这两个图形旋转后能重合。 3.中心对称的性质:①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即对称点与对称中心三点共线);②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轴对称的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是直线,图形沿轴对折(翻转180°),翻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是一点,图形绕中心旋转180°,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设计意图:复习旋转性质,对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做铺垫) 探究点1 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追问1:如图,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线段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后重合。 追问2:如图,将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旋转后和原四边形重合。 师生总结归纳: 中心对称图形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叫做对称中心。 追问3:中心对称图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它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联系? 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能找到一个对称中心;②旋转角为180°;③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能重合。 轴对称图形:①有一条对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