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一、学习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次函数已经有了“数”与“形”两方面的认识。本节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共安排了3课时。第1课时侧重于借助一次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后两课时侧重于借助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该节的第2课时,主要解决仅涉及一个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并从“数”与“形”两个方面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一次函数图象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并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图象。同时,经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经历了借助函数表达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然而,学生直接利用图象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利用图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本节课通过图象的形式呈现两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逐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利用函数图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前期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借助真实情境认识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具备了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及借助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然而,学生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因此还需借助具体实例来进一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联系。 教学重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1.活动内容 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活动目的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其中蕴含了后续学习的关键内容,为学生利用图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铺垫。特别地,若学生提到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内容,则为后续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创设了情境。 3.注意事项 本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若学生未能全面地提取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相关信息,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理解水平,并提供针对性指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完善认知,完成本节课所需的知识储备。 【第二环节】探究思考 1.活动内容 活动1: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某辆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单位:L)与该摩托车行驶路程x(单位:k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 (2)一箱油可供该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3)该摩托车每行驶100km消耗多少升油? (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L时,该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加满油行驶多少千米后,该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例1 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单位: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单位: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开始时该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该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干旱持续23天呢? (3)该水库蓄水量小于400万m3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干旱持续约多少天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尝试·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