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7627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束水攻沙“原理(课件13张)-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521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跨学科,地理,八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地理上册 跨学科主题学习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探究“束水攻沙”原理 明代的潘季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治理专家,他提出的以“束水攻沙”为核心的治河方略,在治理黄河泥沙淤积、河道决口、洪水泛滥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束水攻沙”对后世的黄河治理措施影响巨大,我国现代黄河治理仍以其为重要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计算河流的过水横截面面积 河流的过水横截面近似倒梯形。假设一条河流某处的河底宽度为120米,河水深度为6米,河面宽度为200米,如图所示。 1.结合梯形面积公式,可计算出图示河段河流的过水横截面面积为_____。 A.720平方米 B.960平方米 C.1 200平方米 D.1 920平方米 B 任务二:探寻不同河段的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河宽、水深的关系 如图示意某河流部分河段,下表示意该河流甲、乙、丙、丁四河段的河面宽度、河底宽度、水深与过水横截面面积。(假设图中甲、乙、丙、丁各河段河底宽度均为河面宽度的1/2。) 2.分析表中数据,四个河段中,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最大的是 ____河段,河宽(河面宽度与河底宽度)最窄的是_____河段。 甲 丙 任务二:探寻不同河段的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河宽、水深的关系 如图示意某河流部分河段,下表示意该河流甲、乙、丙、丁四河段的河面宽度、河底宽度、水深与过水横截面面积。(假设图中甲、乙、丙、丁各河段河底宽度均为河面宽度的1/2。) 3.分析表中数据,说出河宽(河面宽度与河底宽度)、水深与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的关系。 当河宽(河面宽度与河底宽度)一致时,河流水越深,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大;当河流水深一致时,河流越宽,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大。 任务三:探寻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流速的关系 流量是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流速的乘积。 4.结合任务一数据,假设河水通过该河段的流速为3米/秒,则此时河流经过该河段的流量为_____立方米/秒。 2 880 结合任务二数据,当流量保持900立方米/秒时,下表示意该河流甲、乙、丙、丁四河段的流速。 2 5.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并绘制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流速关系曲线图。 丙 丁 乙 甲 6.结合曲线图可知,当河流流量保持相对稳定时,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越小,流速越_____(快/慢), 河流过水横截面面积与流速成_____(正比例/反比例)关系。 丙 丁 乙 甲 快 反比例 任务四:探究黄河“束水攻沙”的原理 潘季驯“束水攻沙”方略的核心思想是:“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7.阅读材料,并结合任务一至任务三的学习,说出“束水攻沙”的原理。 “束水攻沙”通过在河流两岸修筑堤防,收紧河道,使水流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流速增加。当水流速度增大时,其动能也随之增强,进而增强了对河床底部泥沙的冲刷力。同时,由于水流被集中,其携带泥沙的能力也会提高,能够更有效地将河床的泥沙带走。从而输送泥沙入海,达到刷深河床、避免决溢、消弭水患的目的。   人们根据“束水攻沙”方略,在黄河修筑多重堤防,“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图为黄河多重堤防分布示意图。 8.人们在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_____(水量/水质/流速/含沙量)。该治河方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后黄河仍出现洪水泛滥甚至改道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_____。 A.工程技术手段较落后 B.对水文变化预测不足 C.没有配套的水利工程 D.对水土流失治理不佳 流速 D 9.在现代,随着水利工程技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