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0607

中图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第2课时 人口的分布特点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3827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课件,特点,分布,人口,图版
    (课件网) 第4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 第2课时 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能够说出人口分布的稀疏区与密集区,并简要分析原因。 新课导入 广阔的南极大陆无一人定居。 新知学习 人口的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烟稀少。 世界人口分布 2.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分布 欧洲西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北美东部 (1)人口稠密区 (2)人口稠密区的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示意 纬度位置 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 其中北纬20°-北纬60°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 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海拔变化示意 (2)人口稠密区的特点 地形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 (2)人口稠密区的特点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距离河流、海洋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河流、海洋越远,人口越稀疏。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稀少。 1. 50.2% 2. 26.3% (2)人口稠密区的特点 社会经济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 世界人口分布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思考:分析一下为什么亚洲东部、南部地区会成为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发展早。 思考: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会成为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分布 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北美东部 3.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分布 1 4 3 5 2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撒哈拉沙漠 南极地区 亚马孙平原 分析:为什么上述地区会成为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分布 1 4 3 5 2 1—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3、4—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5—地势高峻,高寒缺氧 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项目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原因 世界 人口 分布 不均 匀 人口 稠密 区 人口 稀疏 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洲 东部等 地势高峻, 高寒缺氧 北半球中、低 纬度的沿海平原 地区 平原面积广阔,气 候温暖湿润,工农 业发展早 撒哈拉沙漠等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亚马孙平原等 雨林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 北冰洋沿岸等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青藏高原等 高原、山地地区 课堂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的 分布特点 人口稠密区-影响因素 人口稀疏区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谢谢观看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第一节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 第2课时 人口的分布特点 一、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结合地图数据,描述北纬20°-60°集中全球80%人口的分布规律。 综合思维:综合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自然因素,解释人口分布差异的成因。对比不同区域案例,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动态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填图活动,绘制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范围,标注关键数据(如“500米以下平原占80%人口”)。 人地协调观:辩证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极端环境的合理利用(如“因纽特人冰屋建筑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口稠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难点 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综合作用。 极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新课导入 情境1:“北极探险队的困境” 教师提问:展示北极科考队员在冰面上艰难前行的照片,提问:“为什么北极地区没有大型城市?” 学生回答: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教师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