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6250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4824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课,现代,食物,生产,储备,食品安全
  • cover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程标准 知识导图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考点梳理】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概念解读 农业现代化:指农业生产朝着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改善了人类生活。 农业集约化: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精耕细作,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运营方式。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政治:政府重视,国家政策引导 科技:农业技术进步 (2)过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3)表现 ①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原因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特点 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影响 a.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b.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②杂交育种技术新的突破 成就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意义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4)影响:经济:①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率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政治:国家安全: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和农产品安全,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①科技水平②国家政策支持③耕地面积(人地矛盾)④人口(劳动力)数量 ⑤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 2.畜牧业现代化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2)生产规模大型化。 3.渔业现代化 (1)捕捞渔具等日趋现代化。(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3)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时间 表现 原始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1)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现代 ①冷冻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③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