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77244
第一单元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21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第一
,
单元
,
4课时
,
小数乘小数(2)
,
教学设计
,
人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例4,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2题和P9~10“练习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 2.结合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增强估算和验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会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练习。 师: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回顾计算法则: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都是小数乘法,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设计意图】复习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回顾和巩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为学习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科书P6例4。 课件出示教科书P6例4。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先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板书运算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探究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全班练习。 师:说一说,哪几题最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反思,重点分析后三题的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即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形,其中第2、4小题还要注意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师:大家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 【 教学提示 】 教学此题时,不仅让学生学会计算,更学会发现规律,并逐步将规律表述完整。 )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左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大;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右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师:这个规律怎样总结更为严密? 引导学生补充条件:这里的第一个因数不包括0。 师生交流并板书: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应用这个规律,可以初步判断积的计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教科书P6例4的教学关注小数乘法计算的难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规律的教学,一方面巩固了小数乘法计算,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另一方面渗透了函数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后面学习验算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二”第12题。 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填出结果并口答。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情预设】学生应用上面探索出的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来进行判断。如第1小题,因为0.9<1,所以756×0.9<756。 2.完成教科书P9“练习二”第9题。 (1)先说出三个图形的名称及面积计算公式,再列式计算。 (2)指名学生板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2.9《6~9的乘法口诀》(课件)(2025-09-1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4《3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5《4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6《5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2.8《图形与数列规律》(课件)(2025-09-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