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由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广州军政府代表、驻英公使、驻美公使和驻比利时公使五人组成,其中广州军政府代表与驻美公使本就有积怨,驻英公使和驻美公使也政见不合,但到谈判后期,三人均成了坚定的拒约派。这主要源于( ) A.北洋政府的退让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学生的积极请愿 D.护法运动的胜利 2.下图是1919年5月16日刊载于《神州日报》的漫画《我实拿他不动》,画中一支“巴黎特制”的笔牢牢地捆缚在民气之石上,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表示“我实拿他不动”。该漫画反映出( ) A.中国民族工业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B.当时北京政权由不同军阀所控制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发展实业 D.民众要求北洋政府维护国家主权 3.五四运动后,蔡元培在《社会主义史序》一文中写道:“以表面上来看,虽然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可能有违理论原文,但这并不要紧,因为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呆板的模型,我们只需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与根本宗旨就是了。”蔡元培的观点( ) A.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D.引领了民主科学的思想潮流 4.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在上海创办或参与领导的部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时间 学校 概况 1920年秋 上海工人半日学校 第一所工人学校,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传播马列主义思想 1920年9月 外国语学社 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先后选送数十人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等校学习 1921年10月 平民女校 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实行半工半读 1922年10月 上海大学 成为全市青年运动的核心 A.努力发动各阶层的民众 B.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C.兴办平民学校成为工作中心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5.1924年12月,正定直隶省立七中党支部成立。1925年3月,中国共产党人在裕华鞋庄建立了正定县首个工人党支部。次年3月,在正定县建立了石家庄地区首个农村党支部。中国共产党人的上述活动 (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反映了民主革命中心的转移 C.促进了人民革命政权建立 D.适应了国民革命斗争的需要 6.192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声明,“国民党之本体不变,主义不变,政纲之原则不变。此次改组,乃改党之组织,采用俄国委员制”,国民党新党章规定了各级权力机关和相应的执行机关,同时借鉴了俄共的监察委员会、党团制度安排,并将党纪专门列入党章。由此可见,国民党意在( ) A.改良组织提升政党凝聚力 B.走苏维埃俄国革命道路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理论 D.强化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7.有学者评论道:“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它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国民革命( ) A.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B.传播了西方政治理念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1930年,国民党中央指出:“以前本党的同志,因为不太注意农民运动……训练农民帮同国家作种种的建设,这便是最近作农民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条。”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农会法》规定,凡有农地者,或耕作农地十亩以上的佃农以及学习农艺的学生均可为农会会员。这些举措意在( ) A.扩大国民党在农村的影响 B.加快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C.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消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