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272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有膜”电解池题型的解题方法(能力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必修1

日期:2025-10-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3085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解题,必修,科版,化学,高中,--2026版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3课时———有膜”电解池题型的解题方法(能力课) 探究 任务 1.掌握有隔膜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道隔膜在电解池中的应用。 2.形成“有膜”电解池的解题思路,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旧知 回顾 探究要点 典例导航 1.交换膜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1)功能:使离子选择性定向移动,目的是平衡整个溶液的离子浓度或电荷。 (2)工作原理(以阳离子交换膜为例):交换膜上有很多微孔,“孔道”上有许多带负电荷的基团,阳离子可以自由通过“孔道”,由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移动。阴离子移动到“孔道”处,受到“孔道”带负电荷基团的排斥而不能进入“孔道”中,因而不能通过交换膜。这就是“选择性”透过的原因。其构造与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阴离子交换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此相同,只不过是“孔道”中带正电荷基团而已。 2.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及意义 (1)隔离某些物质,防止发生反应,常用于物质制备。 (2)限制某些离子的移动,常用于物质制备及纯化。 (3)双极膜: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复合制成的阴、阳复合膜。该膜的特点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并分别通过阳膜和阴膜,作为H+和OH-的离子源。 3.有膜电解池试题的解题思路 (1)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根据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电子流向、电极现象等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 (2)根据交换膜的类型确定移动的离子及移动方向: ①阳离子交换膜:只有阳离子由阳极移向阴极; ②阴离子交换膜:只有阴离子由阴极移向阳极; ③质子交换膜:只有氢离子由阳极移向阴极。 (3)根据移动的离子书写判断电极反应式,判断溶液离子浓度、质量、pH的变化,判断电极产物等。 【例题】 Al-H2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已知H2O2是一种弱酸,在强碱性溶液中以形式存在。现以Al-H2O2为电源(如甲池所示,电池总反应为+3H2O===2[Al(OH)4]-+ OH-),电解处理有机质废水(如乙池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甲池、乙池用导线连接的顺序为a连c,b连d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中pH减小 C.乙池工作时,质子将从B电极室移向A电极室 D.若B电极上转化1.5 mol CO2,则甲池中溶解4 mol Al √ D [根据电池总反应+OH-,Al发生氧化反应,Al电极是负极、C电极是正极。根据乙池中B电极CO2→CH4,C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知,B电极是阴极、A电极是阳极;所以电池工作时,甲池、乙池用导线连接的顺序为a连d,b连c,故A错误;电池总反应是+3H2O===2[Al(OH)4]-+OH-,反应生成OH-,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中pH增大,故B错误;乙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阴极,质子将从A电极室移向B电极室,故C错误;B电极CO2→CH4,C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4,若B电极上转化1.5 mol CO2,电路中转移12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甲池中溶解4 mol Al,故D正确。] “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1.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原理装置如图所示,此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池电极接电源负极,气体X为H2 B.Na+由甲池穿过交换膜进入乙池 C.NaOH溶液Z的浓度比NaOH溶液Y的小 D.甲池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 D [由甲池放出O2知,乙池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和电源负极连接,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A项正确;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B项正确;阴极附近氢离子放电,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NaOH溶液Y的浓度比NaOH溶液Z的大,C项正确;甲池电极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氢离子浓度增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