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2957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视频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81114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古代,印度,课件,视频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识读地图《古代印度示意图》,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初步了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历程。 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了解种姓制度的建立、特点及影响,理解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感悟古代亚非文明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基本特征。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古代印度指的是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又称为“印度半岛”,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在中国史籍《史记》中称“身毒”,《汉书》中称“天竺”。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三面环海,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雨水丰沛,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文明的兴衰历程: 早期文明 哈拉帕文明 摩亨佐·达罗文明 公元前 23—18世纪 公元前 15世纪 雅利安人 入侵建国 种姓制度 公元前6世纪 佛教创立 公元前4-2世纪 孔雀王朝实现统一 多次外族侵扰 国家长期分裂 出现城市 出现国家 鼎盛时期 古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衰落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也是“大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阿拉伯数字 印章文字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第一等级) (第三等级) (第二等级)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达利特) 梵 天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合作探究:种姓制度的特点?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一:基于种姓等级的规定,每一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也被固定,并且这种职业是长期的世袭,不得僭越和变更。 材料二: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世代相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材料二:高种姓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辱骂高种姓,轻者课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法律地位不平等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影响:(1)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2)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雅利安人 波斯帝国 马其顿人 塞种人 大月氏人(贵霜帝国) 阿拉伯人(德里苏丹国) 蒙古人(莫卧儿帝国) 英国 不断被外族入侵的历史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 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 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 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 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 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