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8147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38321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奇树表示佳树、珍贵的树。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 的五言诗,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由于既无题目,也不知其作者, 被统称为“古诗”。后,在渐渐发展中,“古诗”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 与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 一种诗体。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庭中有奇树, 緑叶发华滋。 华: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以树起兴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满了茂密的花朵。 “庭中”暗示这是深闺中所见之景,点出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情感的闺怨诗。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妇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 写女主人公攀引枝条,摘下花朵,想要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的情景,刻画了一个闺中思人、惆怅万分的怨妇形象。 这一句话描绘出什么样的情景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对比手法 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 馨香:香气 盈:充满 致:送达 1.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 2.“盈”字暗示了女主人公手执花枝伫立良久。 3.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之情。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点明主题:孤居在 家女子的相思之情 这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的站在树下,听任花香充满衣袖而无可奈何这话有什么珍贵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用一抑一扬的手法,借物抒情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副孤寂赏花图。不仅感情增强了,而且突显结局。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 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第二首 龟虽寿 曹操(东汉)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骥】骏马,好马。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