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 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你知道“西天”是哪里吗?之前学过哪些相关内容? 在我国《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称为印度。 课 程 标 准 内容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学业要求:能够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史事发生、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能够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 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地图和研读图文史料,识别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梳理时间轴并简述古印度文明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涵养时空观念,提升分析、表达历史问题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观看视频和研读材料,列举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影响,培养历史唯物史观。 3.通过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和教义,认识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简述佛教传播路径,感悟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世界古代文明多元特征的理解。 1、古印度的地理环境 “次大陆”:是指一块大陆中相对独立的较小组成部分,即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洲。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任务1:阅读教材10页,观察《古代印度示意图》,识别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说说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指向目标1) 古代印度示意图 古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今印度 对比古印度和今印度地图,找出其地理位置有何不同? 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 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公元前324年—前187年 后来 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奴隶制小国 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 摩亨佐 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复原图 阿育王,他在位时期,是孔雀王朝的极盛时期。 阿育王,他在位时期,是孔雀王朝的极盛时期。 古代西亚的波斯人、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中亚的游牧民族和近代的欧洲人,都觊觎着印度的财富而侵入这里。 2.古代印度文明发展历程 任务2:阅读教材10—11页,梳理时间轴并简述古印度文明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指向目标1) 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达标检测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 )(检测目标1) A.印度河流域 B.恒河流域 C.印度东海岸 D.印度西海岸 2.从中亚侵入古代印度的是( )(检测目标1) A.希腊人 B.马其顿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 A C 任务3:阅读教材12—13页,根据表格提示归纳古代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指向目标2)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代表 数学 政治 宗教 阿拉伯数字 种姓制度 佛教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任务4:观看视频,列举种姓制度的内容。(指向目标2) 活动1: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结合刚才视频和教材12页,各小组首先在组内交流对所代表等级的认识,之后选出一名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本等级(包括本等级的名称、人员构成、职责等)。(指向目标2) 等级 名称 人员构成 职责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祀 刹帝利 国王、官吏、武士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舍 农牧民、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任务5:分析以下内容,结合教材12页概述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指向目标2) 基于种姓等级的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