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9264

第六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026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
    单元质量检测(六)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B.增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加速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D.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新高潮 2.1903年,邹容的 《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乎人手一册”“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糍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上述现象表明(  ) A.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B.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C.革命派的群众基础广泛 D.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3.清朝宣布铁路国有后,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引发民众对路权受损的担忧。有民谣称:“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外国占路权。”据此可知(  ) A.革命思想已占主流地位 B.爱国意识推动保路运动 C.保守观念阻碍对外开放 D.重农抑商激化社会矛盾 4.1911年10月17日《申报》指出,“革命军之布置可谓周密而有见信天下之能力”,清朝官兵“人心既去,兵力已消,财政又难,方针大乱,而心中又复疑虑日端,廷臣又复倾轧如故”。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经过长期准备 B.立宪运动导致清廷丧失民心 C.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历史必然 D.共和政体建立成为社会潮流 5.帝王纪年是古代中国的一大特色;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出黄帝纪年,被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据此可知,中国纪年(  ) A.反映了天文历法的进步 B.被赋予了政治文化功能 C.适应了民主革命的需要 D.有浓厚的中体西用色彩 6.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完成 7.某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初步推动了近代中国从“王朝”到“国家”、从“革命”到“建设”、从“封闭”到“开放”、从“天下”到“世界”的初步转变。在此,该学者强调这场革命(  ) A.实现了思想文化革新 B.体现了中国人民全面觉醒 C.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 8.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虽然提出“为纲有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序有三(即革命分为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阶段)”,但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按照这一方略去做。最能体现民意、民权的机构参议院,其议员选举法也一直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而地方制度也无章可循。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夭亡的原因是(  ) A.革命派没有坚定的政治革命纲领 B.对于当时的君主立宪派斗争不力 C.对于所要建立的新制度准备不足 D.革命派对袁世凯等旧势力的妥协 9.民国初年,大小政党团体六百余家参加国会选举,对此,当时评论家黄远庸曰:“既已聚千奇百怪之人而相率为党……乃复演为千奇百怪之崇拜政党论,或毁谤政党论,以相攻于一隅。”他抨击了(  ) A.皇权专制的腐败 B.军阀混战的动荡 C.思想观念的保守  D.政党政治的乱象 10.如图《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育画》,用体操器械哑铃9只和球杆14支搭成五色旗和九星旗。该图隐喻的主题应是(  ) A.武昌起义得到了积极响应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强身健体以巩固革命成果 D.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11.北洋政府接管并改造了原清朝的军校机构,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或续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