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9792

1.3 金属 课件(21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44038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金属,课件,21张,PPT,教案
    3.金属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与要求】 1.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年级:①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 11.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2年级:②知道有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次级主题《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金属》的逻辑关系是先普遍后特殊,本课是聚焦金属材料的核心课例,目的是从一类材料切入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的属性并加以利用,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本课教学从三方面展开,模块一:引导学生建立初步认知,认识生活中的常见金属,知道金、银、铜、铁、铝是常见金属。模块二:深入了解常见金属的共性和个性,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金属的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共性及不同金属在特性上的个性差异,理解特性与用途的关联。模块三:拓展认知,了解金属的循环利用,鼓励学生在尝试在生活中实验金属循环再利用,帮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教材内容贴合学生直观认知特点,以生活化实物和简易实验为载体,既承接单元对 “材料识别与特性探究” 的整体要求,又为后续学习其他材料奠定 “特性决定用——— 的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学习方法,结合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身对未知事物强烈好奇心,他们大多对科学研究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也掌握了基础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针对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欲强但抽象归纳能力较弱的学情,通过具象操作和生活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对金属材料的感性认知与初步科学概念,实现从生活经验到科学认知的过渡。由于二年级学生年级尚小,科学思维在初步形成阶段,在实践探究环节,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联系生活”这些环节帮助学生了解金属金属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对生活中人们选择不同材料制作不同物品建立科学的认知,并且能意识到金属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金属制品,知道金、银、铜、铁、铝是常见金属。 科学思维: 通过多种方法、观察、比较常见金属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探究实践: 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特征,知道人们可以根据金属的特征制造不同的用途的物品。 态度责任: 知道地球上的金属会越用越少,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金属,比较它们的异同。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特征,知道人们可以根据金属的特征制造不同用途的物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金、银、铜、铁、铝制作的生活用品。 学生材料:铜棒、铁棒、铝棒、木棒、塑料棒、砂纸、烧杯、热水、锤子、垫板、铜丝、铁丝、铝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联系生活,导入揭题 1.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同学们找一找、辨一辨,周围那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 2. 只要学生提到的物品中有金属部分都应给予认可。 3.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由金属制成的物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金属材料奥秘,请你在课堂中积极的把你的发现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吧!(板书课题:金属。) 1.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实际,从教室、家里、校园熟悉的环境谈起。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以回顾旧知方式导入,有效的进行知识迁移,轻松的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意识到金属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聚焦本课核心,搭建新的知识网络。] 二、初步认知:认识生活中的常见金属 1. 展示图片(教材第10页):请你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做的? 2. 继续追问:没错,它们都是金属制作的。刚才还有同学提到手镯是银做的,项链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