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0131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学案+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3155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课件网)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 课 目 标 定 位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唯物史观:了解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2.时空观念:梳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史实。 3.史料实证:形成对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客观认识。 4.历史解释:探究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5.家国情怀: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01 核心要点·快突破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04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正确的探索 中 共 八 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①主要矛盾(实质是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 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 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 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工业国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 的重要思想 时间 1957年春 内容 把正确处理 矛盾作为国家 政治生活的主题 意义 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民内部  ②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的总路线。 ③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 运动。 人民公社化  2. 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 ①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但反右派斗争被严 重扩大化了。 (2)影响 ①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 况的普遍愿望。 ②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 。 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 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经济规律  3. 探索中的调整 (1)表现 ①“八字方针”(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巩固、 、提高”的八字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 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②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召开,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 得了重要成果。 ③“四个现代化”: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 设“ ”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充实  四个现代化  (2)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 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 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P168“史料阅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的主 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概念阐释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侧重于生产力领域,表现在工业上“以钢为纲”,农 业上“以粮为纲”,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侧 重于生产关系领域,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挫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知识点二 “文化大革命” 1. 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 命”来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